翻经讽咏释种,齐物试看庄生。
功名到底馀事,儒者说性说诚。

【注释】庚申:宋宁宗庆元元年。药局:指太医院或中医师。书满:指医生的任期已满。还涧上:返回山里,即退隐。嘉泰元年:公元1205年。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阙:指皇帝的宫殿。归:指回到家乡。五年:指作者离开家乡已五年了。释种:指《庄子》中关于“释种子”的言论。《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一篇文章,主张万物平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庄生:指庄子。功名:指名利地位。馀事:指次要的事物。儒者说性说诚:指儒家关于人性和诚信的理论。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作于宋理宗宝祐年间(公元1253年)。诗人在仕途中曾两次任职太医,第一次是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第二次是嘉泰元年(公元1205年)。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这期间写的。诗人以淡笔勾勒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从他开始做官到退隐山野,前后共历五年之久。这中间经历了两次官职的升迁与罢黜,以及随之而来的荣辱得失。而这一切对于诗人来说,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自己能够超脱世俗,潜心读书,从事佛学的研究与探讨,以求得人生的真谛。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句“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写诗人在庆元二年二月任太医期满后,带着药物回到了山中。第二句“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写诗人于嘉泰元年秋天赴临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第三句“今五年矣”,写诗人已经退隐五年,现在又回来了。这三句话之间是时间关系,但并不平列,而是有先后之别。诗人首先叙述的是第一次任职的经历,然后是第二次任职的经历,最后才提到自己的退隐。这样安排,既合乎逻辑,又富有节奏感。

前两句主要写诗人两次担任太医的经历,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官场生活的种种感受。诗人在太医院当医师时,曾为朝廷治病,也曾经因为医术高明而受到皇上的重用,因此,他感到荣耀;同时,也由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感到厌倦和苦恼。所以,当他第二次担任太医时,就选择了退居山野的道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主要表达诗人对名利富贵的看法以及自己超脱世俗、潜心佛学研究的态度。“翻经讽咏释种”,意为翻阅佛经,吟咏佛语,探究佛教的教义。“齐物试看庄生”,“齐物”,即齐物我,即超越物我界限的意思。“庄生”,指庄子。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不存在绝对的美丑、善恶、贵贱之分。这里指诗人认为人世间的一切是非观念都是相对的,不必斤斤计较。“功名到底余事”,功名利禄终究不过是身外之物,不值得追求。“儒者说性说诚”,“性”即人的本性,“诚”即诚实不欺。“说”是陈述、说明的意思。这里指儒家学说。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要通过修养来达到真诚的境地。“功名到底余事”一句,正是表明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理解。

这首诗虽然写得平淡自然,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独到见解。诗人以淡笔描摹人生经历,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和追求,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