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枕何曾睡,恓恓到夜分。
崎岖世路走,辛苦夏畦耘。
老弃林泉乐,来居戎马群。
登高一悲咤,杳杳是燕云。

王谨常再和前诗复次其韵

旅枕何曾睡,恓恓到夜分。

崎岖世路走,辛苦夏畦耘。

老弃林泉乐,来居戎马群。

登高一悲咤,杳杳是燕云。

注释:

王谨:指唐代诗人王勃的字。复次其韵:指再次用同一首诗的韵脚作答。旅枕:指旅途中的枕头。何曾:即“何时”,什么时候。恓恓(shī shī): 忧苦不安的样子。世路:人世间的道路。走:奔波。辛苦:辛劳。老弃:辞官归隐。林泉:指山林水边,比喻退隐生活。戎马:战争,这里借指战乱的时局。登高:登上高处。悲咤(zhà):叹息声。燕云:燕赵一带的山川,这里借指北方。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对友人的回复之作。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提到过他与友人们在滕王阁上饮酒赋诗的情景,这次的聚会也成了他们友情的见证。而王勃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首联:“旅枕何曾睡,恓恓到夜分。”意思是说,我虽然身处旅途,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忧虑,以至于难以入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颔联:“崎岖世路走,辛苦夏畦耘。”意思是说,我在人世间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为了生计不得不辛勤劳作。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认识和理解。

颈联:“老弃林泉乐,来居戎马群。”意思是说,我已经辞去了安逸的生活,来到这里过着艰苦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登高一悲咤,杳杳是燕云。”意思是说,我站在高处,不禁感叹世事沧桑,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