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黄庭万想归,此心久已息纷驰。
幽居正喜门罗雀,晨起何妨笏拄颐。
自信丹田足梨枣,不忧瘴雨滞茅茨。
三山咫尺承明远,世路榛芜谁与披。

注释:

  1. 东亭:这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2. 闭眼黄庭万想归,此心久已息纷驰:闭上眼睛,心中万千思绪回归于黄庭(道家的丹田)之地,那些纷乱的想法都已平息。
  3. 幽居正喜门罗雀,晨起何妨笏拄颐:住在深山里非常开心,因为门外有鸟儿飞来飞去;早晨起床也无妨,我可以用手中的笏板支撑我的下巴。
  4. 自信丹田足梨枣,不忧瘴雨滞茅茨:相信自己的丹田足够强大,足以支撑住像梨和枣这样沉重的物品;不用担心瘴气雨天的阻碍,我的茅草屋也不会被阻挡。
  5. 三山咫尺承明远,世路榛芜谁与披:三座山峰距离这里很近,但离朝廷却很远;在这个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又有谁能帮助我披荆斩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深山隐居生活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政治斗争的超然态度。

诗人表达了他对内心的宁静追求。他通过“闭眼黄庭万想归,此心久已息纷驰”两句,描绘了他如何通过冥想回到内心的深处,让纷乱的思绪都归于平静。这种内心的宁静使他能够在深山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诗人展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喜悦。“幽居正喜门罗雀,晨起何妨笏拄颐”两句,表达了他在深山中的生活是多么的自在和快乐。他喜欢门前有鸟儿飞过,喜欢早晨起床后用笏板撑开下巴,这些都是他在深山中找到的宁静和快乐。

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自信丹田足梨枣,不忧瘴雨滞茅茨”这两句,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强大和美丽充满信心,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满足。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并不担忧外界的困难和挑战,如瘴气雨天等,因为他的茅草屋不会被阻挡。

诗人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超然态度。“三山咫尺承明远,世路榛芜谁与披”这两句,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政治斗争感到遥远和陌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惑和困扰。他不知道有谁能帮他解决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