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依稀见一班,山花灼灼强施丹。
能容丞掾歌呼处,信是平阳度量宽。
溪上有人归独晚,夜阑秉烛若为欢。
但筽草檄催诗债,何必重寻落蕊看。
【注释】
次韵孙志康牡丹:次韵,即和某人的诗。志康,是诗人孙志康的字。
春事依稀见一班:春事,春日里的事情。依稀,隐约不清的样子。见一班,看见一丛。
山花灼灼强施丹:山花,即牡丹花。灼灼,鲜明的样子。施丹,用朱砂等涂画。
能容丞掾歌呼处:丞掾,县官的佐史。歌呼,歌唱、呼唤,此处泛指游乐嬉戏。
信是平阳度量宽:平阳,县名,今山西临汾西南。度量宽,胸怀宽广。
溪上有人归独晚:溪上,在河边。有人,指诗人自己。归独晚,独自归来得晚。
夜阑秉烛若为欢:夜阑,夜色将尽的时候。秉烛,拿着点燃的蜡烛。若为欢,为何要快乐?
但筽草檄催诗债:筽草,一种草药。檄,古代的一种公文。催诗债,催促诗人写诗。
何必重寻落蕊看:落蕊,落花。看,看它。这里指看它是否凋零,以显示自己的伤感。
【赏析】
此诗是和友人孙志康《次韵牡丹》之作。全诗四句,内容与形式皆与原诗相仿。首二句说春意盎然,百花斗艳,而牡丹独占魁首;三、四句写自己有广阔的胸襟和超脱的情怀,可以容纳众多宾客来游赏,不必过分地留恋那些已经凋残的花蕾;五、六句写自己独自一人归来较晚,是因为在夜晚秉烛欣赏了牡丹花的美丽;七八句说诗人并不看重那些已经凋残的花蕾,因为他知道明年春天还会再开。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思细腻,风格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