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青山几百重,秋来翠色欲摩空。
犬戎绝漠今无几,鸟道营粮力已穷。
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
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行军城道中》。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描绘了北望青山、秋来翠色欲摩空、犬戎绝漠今无几等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了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等感慨。

注释:

  • 北望青山几百重:向北遥望着连绵不断的青山,它们重叠起伏,宛如无数层峦叠嶂。
  • 秋来翠色欲摩空:秋天来临,山间的绿色植被覆盖得如此之厚,仿佛要触碰到天空。
  • 犬戎绝漠今无几:犬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今已经很少,几乎消失殆尽。
  • 鸟道营粮力已穷:在崎岖险峻的地形上运送粮食,已经筋疲力尽。
  • 岩谷有田空琐细:山岩河谷中的土地虽然不多,但其中也有些零星的农田。
  • 旌旗何日卷殷红:何时能看到战旗在夕阳下卷起一片殷红色的霞光呢?
  • 此行岂得功名事:这次出征难道是为了谋求功名吗?
  • 聊欲探奇访葛洪:只是想要探寻奇闻异事,拜访隐逸高人葛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行军途中景色和心情的诗。首句“北望青山几百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第二句“秋来翠色欲摩空”,则通过“翠色”这一细节,传达了秋天山林的深邃与苍茫。第三句“犬戎绝漠今无几”,反映了战争对边疆的影响以及边境安全形势的变化。第四句“鸟道营粮力已穷”,进一步展现了行军过程中的艰苦条件和士兵们的辛劳。

第五句“岩谷有田空琐细”,则通过“岩谷”和“田”的对比,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第六句“旌旗何日卷殷红”,表达了战士们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结尾两句“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一种超越,他更重视的是探索未知、寻找真理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李颀诗歌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