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诗句原文:
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注释解释:
- 元戎度量大:元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或指挥官。度量大,表示领导者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胸襟。
- 六二坤直方:六二,是地支中的第二位,代表柔顺;坤为地,象征包容性。方,意为正直。整句表达的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正直与包容。
- 好士常仄席:好士,即推崇有才能的人;仄席,指倾斜座位以示尊重。这句话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 疾恶如探汤:疾恶,即痛恨邪恶;探汤,比喻极热的水。这句诗表达了对邪恶势力毫不妥协的坚决态度。
- 威名在夷虏:威名,即威望和名声;夷虏,指的是边远地区或外族。此句表明领导者的声望和影响力远播至边疆。
- 功烈纪太常:功烈,即功绩和成就;太常,是古代的一种官位。此句意指领导者的成就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 臧孙自有后:臧孙,春秋时期的一位大夫;自有后,表示自己能够传承下去。这句话可能是指领导者的后代也会继承其事业和声望。
- 何必谏如棠:谏,即进谏;棠,是一种植物,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此句反问是否必要像棠梨一样美好的东西来进谏,强调了无需过多繁文缛节的必要性。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一种对领导者品质和行为的期望。元戎度量大,意味着领导者应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能容纳各种意见。六二坤直方,则暗示领导者应具备坚定正直的品质。好士常仄席,表达了对于贤才的重视。疾恶如探汤,展现了领导对邪恶的坚决态度。威名在夷虏,显示了领导者的影响力跨越国界。功烈纪太常,赞扬了领导者的成就被后世铭记。臧孙自有后和何必谏如棠,反映出领导者的事业可以传承,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理想领导者形象的赞颂,以及对政治治理理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