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公卜菟裘,欲访有鱼稻。
彩衣归林下,池塘共春草。
贤者享三乐,世俗未易道。
但恐东山心,上意还不报。

【注释】

闻公:指张几仲,字子野,号东皋野人。

卜菟裘:指隐居。古代士人常以菟裘为志,故云卜菟裘。

鱼稻:指隐逸的生活。

彩衣归林下:指隐居山林。彩衣,五彩衣服,喻指官服。

池塘共春草:指与友人在池畔闲坐。

三乐:指儒家所提倡的“一乐未发而喜”(《论语·尧曰篇》)、“二乐不散而和”(《礼记·乐记》)、“三乐备而不欢”(《礼记·乐记》)三种快乐。

上意:朝廷的意思。

东山心:指退隐之心。东山,晋代谢安退隐后自号。

道:理解。

但恐:只怕,恐怕。

报:回报,报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期间写给张几仲的。诗人对张几仲的才情十分钦佩,因此写下此诗赠他。全诗四句都是对朋友的祝愿,表达了他对张几仲的关心和希望。首联起笔不凡,直书闻公卜菟裘之消息,表明自己有拜访之意,并点明此次访友的目的乃是为了共同享受隐居的乐趣。颔联两句则写张几仲归隐山林后与友人在池畔的闲谈情景,其中“归”、“共”两字用得极为贴切,既写出了张几仲归隐后的悠闲生活,也表现出了他们深厚的友情,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颈联两句则是对张几仲的一种安慰和勉励,表达了诗人希望他能继续享受三乐,不受世俗干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期望之情。尾联一句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通过表达自己的担忧,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关爱和期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