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门逢恶岁,寂寞如在陈。
况我官独冷,对客寒无茵。
谋生求二顷,荜门安贱贫。
明时非自弃,愿作畎亩臣。
【注释】并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恶岁:凶年。陈:同“阵”。官独冷:官宦之门冷落。对客:面对客人。贱贫:地位低微贫穷。谋生:谋取生计。二顷:二亩。荜(bì)门:用荆条、蓬草等编成的门户。畎(quǎn)亩臣:指耕田的奴隶。
【赏析】张几仲被贬后,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他看到当地百姓生活贫困,十分同情他们,便向皇帝请求到农村去当一名耕种土地的人。
这首诗是张几仲被贬后写的。当时,他被贬为道州(今湖南宁远县)司马,所以诗中说“明时非自弃,愿作畎亩臣”。
首句起得突兀,一开头就点出被贬的时间和地,接着写自己的感受:在并州遇到灾年,自己寂寞得像陈国一样。这里运用了典故,陈国的灭亡,是周宣王的罪过,诗人用此典意在表达他对朝廷的不满。第二句写自己的处境:官职被贬,门庭冷落,只能与宾客相对而坐,没有席子,连垫座都找不到。第三句写自己的打算:为了谋生,我还想争取到田地里去种田,即使是用荆条、蓬草编的简陋的门户,也比官府好受。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末句抒发了作者的志向:虽然现在被贬到偏远之地,但我还是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够在田间劳作。
全诗通过描写张几仲被贬之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他虽然被贬,但并未失去信心,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