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亦多真士,当于晚节看。
急流能勇退,袖手但旁观。
凡卉随春尽,孤标耐岁寒。
始终全所守,此事古来难。

【注释】知容州:唐宋时称知州事的通判。朝请:指朝中官职,此处借指朝廷。陶公:《晋书》记载“陶侃”字士行,东晋名臣,官至征西大将军,都督八郡诸军事,加镇军将军,封长沙郡公,故后世以陶公为尊。

【赏析】《挽知容州朝请陶公》,这是一首悼念知州陶公的挽诗。诗人在诗中赞扬了陶公的高尚品质和节操,表达了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

首联“世亦多真士,当于晚节看。”诗人首先指出社会上有许多真正的志士仁人,他们往往在晚年才展现出真正的才华和品德。这是因为人们在年轻时往往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容易迷失方向,而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往往在晚年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展现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颔联“急流能勇退,袖手但旁观。”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陶公在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淡定。他就像急流中的猛兽一样,能够勇敢地退却,而不是被困难所吓倒。同时,他也像旁观者一样,袖手旁观,不介入其中,保持中立的态度。这种从容淡定的态度正是诗人所赞赏的。

颈联“凡卉随春尽,孤标耐岁寒。”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陶公的与众不同。其他草木都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凋零枯萎,而陶公则如同孤高的松树一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傲然挺立。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赞美的。

尾联“始终全所守,此事古来难。”诗人总结出陶公之所以能够在困境中坚守本心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这种坚守信念的精神在古往今来都是难以做到的。

整首诗通过赞颂陶公的高尚品质和节操,传达了诗人对陶公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陶公精神的高度赞扬和推崇。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