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凉风高,秋意饶庭砌。
江南山水秀,钟此数丛桂。
亭亭苍虬蟠,磊磊栗玉缀。
薰染风露香,摆脱脂粉媚。
芙蓉已无秋,篱菊极羞愧。
幽芳蕙百亩,香味亦琐细。
孰知标格奇,自取造物忌。
狂风挟怪雨,族灭无噍类。
才怜金作屋,俄惊粟布地。
姿容就枯槁,气骨尚奇异。
如彼死诸葛,凛凛有生意。
试炷博山火,来参烟一燧。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桂花为题,通过描写桂花的败落和坚韧的精神,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逆境的不屈。
首先看诗句:
- 桂花烂熳一夕败于风雨呼僮扫落英以供香事戏作古句
- 小山凉风高,秋意饶庭砌。江南山水秀,钟此数丛桂。
- 亭亭苍虬蟠,磊磊栗玉缀。薰染风露香,摆脱脂粉媚。
- 芙蓉已无秋,篱菊极羞愧。幽芳蕙百亩,香味亦琐细。
- 孰知标格奇,自取造物忌。狂风挟怪雨,族灭无噍类。
- 才怜金作屋,俄惊粟布地。姿容就枯槁,气骨尚奇异。
- 如彼死诸葛,凛凛有生意。试炷博山火,来参烟一燧。
接下来逐句释义:
- 第一句:“桂花烂熳(liàn)一夕败于风雨呼僮扫落英以供香事戏作古句”中的“烂熳”指的是盛开的状态,“败于风雨”意味着桂花在一夜之间因暴风雨而凋零,“呼僮扫落英”则描绘出主人为了保持香气而清扫落叶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
- “小山凉风高,秋意饶庭砌。江南山水秀,钟此数丛桂。亭亭苍虬蟠,磊磊栗玉缀。”这两句描述了桂花生长的环境以及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小山上凉爽的气息、秋天的气息都充满了庭院,而江南地区的山水美景也孕育了这些桂花。它们高大挺拔,形状优美,如同盘曲的苍龙或坚硬的玉石。
- “薰染风露香,摆脱脂粉媚。”这里描绘了桂花散发出的香气,与世俗的脂粉之味形成对比。
- “芙蓉已无秋,篱菊极羞愧。”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而“篱菊”则是指菊花。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示荷花失去了秋天的美丽,而菊花却显得有些羞愧。
- “幽芳蕙百亩,香味亦琐细。”这里提到了另一种香气——蕙花的香气,它虽不及梅花的浓烈,但却有着细微而持久的芬芳。
- “孰知标格奇,自取造物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感慨。他发现大自然中有些事物之所以能存活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奇特之处和与众不同。
- “狂风挟怪雨,族灭无噍类。”这句诗描绘了狂风暴雨的景象,象征着大自然的无情和残酷。
- “才怜金作屋,俄惊粟布地。”这里用“金作屋”形容桂花的价值,但同时也暗示了其脆弱。
- “姿容就枯槁,气骨尚奇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尽管身体已经干枯,但精神却依然强大。
- “如彼死诸葛,凛凛有生意。”这里以诸葛亮为榜样,表示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仍然保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试炷博山火,来参烟一燧。”诗人尝试点燃了博山香来祈求神灵保佑,希望能带来好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敬畏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点并加以提炼,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智慧。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突出了桂花的独特之处,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内在的美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