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
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
歌词白纻清,琴弄黄钟浊。
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
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
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
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
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注释】:
公老我亦衰:公,指景仁,即司马光。我,作者的自称。公老我亦衰,意为司马光年事已高,我也衰老了。
相见恨不数:相见,见面;恨不数,意思是恨不得多见几回。
一杯酒,此意重山岳:一杯酒,指送别时的酒。此意重山岳,意思是这杯酒里寄托着我对你的深情厚谊,它如同重山一样厚重。
歌词白纻清,琴弄黄钟浊:歌词,指诗歌;白纻,指古代一种乐器;黄钟,指古乐的一种。歌词白纻清,琴弄黄钟浊,意为诗歌清新如白纻之音,琴声却浑浊不清。
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诗歌新妙高深,很难和韵;喝酒少而力薄,勉强可以试着学着弹琴。
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想参加吏部的考试,有力量的人谁能比得上司马光。荦(pù),高大貌。
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暂且做一个东诸侯国的国君,山城之中响起雄壮的战鼓和号角声。
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南游时希望你经过我家,不畏惧距离遥远。
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一定会听到你的到来的消息,我将脱下鞋子迎接你。
【赏析】:
这首《次韵景仁留别》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对友人司马光的告别赠言之作。司马光字君实,河南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史学者、经学家和书法家。苏东坡与司马光同朝为官,关系甚笃。苏东坡在洛阳任知府的时候,曾邀司马光一同游览龙门石窟、白马寺、龙华寺等名胜古迹,司马光对苏东坡的学问很钦佩。苏东坡写《题司马温公书目》赞颂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人交情甚笃,相处融洽,经常互相唱和。司马光去世后,苏东坡作《祭司马公文》,哀悼之情溢于纸上。这首诗就是苏东坡写给司马光的一首赠言诗。
首联两句写与司马光相别的情事。“相逢恨不数”,表达出诗人与司马光相见时,时间太短,不能尽兴,所以希望再见的机会更多一些。“临行一杯酒”,写出诗人送别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对司马光深深的留恋之情。
颔联两句写诗人送别时饮酒饯行的场面。“此意重山岳”,这句中的“此意”指的就是诗人对司马光深厚的友情。“重山岳”形容友情像山岳般沉重而不可动摇。“歌词白纻清”,“歌词”,指诗歌;“白纻”,即古乐的《白纻歌》。“黄钟浊”,指乐曲。这里的用典,一方面表达了诗歌和乐曲之美,另一方面又表明诗人对司马光的深厚情谊。
颈联两句写诗人与司马光分别后的生活情趣。“诗新眇难和”,这里“诗新”是指诗歌的新意,“眇难和”则是说这种新意难以和韵。“饮少仅可学”,这里“饮少”指的是饮酒量少,“仅可学”则是指在学习方面的能力有限。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欣赏,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
尾联两句写诗人与司马光分别后的生活情趣。“欲参兵部选”,这是说诗人想要参加考试以谋求官职;“有力谁如荦”,这句的意思是有力量的人谁能比得上司马光?这里的用典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且作东诸侯”,是说暂时做个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山城雄鼓角”,是说山城的鼓角声声入耳,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这两句话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
这首诗是苏东坡与司马光之间的一首离别赠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光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充满了对朋友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