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悽音休怨乱,我已无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诗句解释及赏析
绣帘高卷倾城出:绣帘被高高卷起,如同一位绝世美人倾城而出。这里通过“高卷”和“倾城”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超凡脱俗。
灯前潋滟横波溢:在灯光的映照下,她的眼眸如水般清澈,波光粼粼,仿佛能溢出画面。这里的“潋滟”形容眼神明亮且有光泽,而“横波溢”则形容眼睛流转生情,流露出一种迷人的魅力。
皓齿发清歌:她拥有洁白如玉的牙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唱出的歌曲清新脱俗。这里的“皓齿”和“清歌”都是用来形容她的美丽与声音的美妙。
春愁入翠蛾:她的眉间似乎隐藏着春天的忧愁,这些忧愁随着眉头轻轻皱起,融入了她的容颜之中。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愁”赋予给“翠蛾”,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悽音休怨乱:她的声音虽然悲伤,但并没有让人感到混乱不安,反而有一种凄美之感。这里的“悽音”指的是悲伤的声音,而“休怨乱”则是表达出一种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
我已无肠断:我已经无法再为这种美丽的哀愁所打动,内心没有一丝波澜。这里的“肠断”常用来形容极度的伤心或失落。
遗响下清虚:那余音绕梁,如同从清虚之地传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清虚”可能是指一个虚无缥缈、清雅宁静的空间,用来比喻歌声的余韵悠长。
累累一串珠:仿佛是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落在地上,美丽而令人惋惜。这里的“累累”形容珍珠散落的情形,而“一串珠”则形象地描绘了珍珠的美丽与价值。
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歌妓外貌的描述、声音的描绘及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位绝世美女的魅力和哀愁。诗中的关键词“高卷”、“潋滟”、“皓齿”、“清歌”等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