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碧毵毵,幽亭著两三。
山飞不到地,空处遂为岩。
古塔开苍藓,清泉滴暮岚。
游人莫来此,渠正试春衫。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题目是《冷泉亭》。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析:
- 老木碧毵毵:形容树木繁茂,颜色翠绿。
- 幽亭著两三:描述亭子的位置隐蔽且稀少。
- 山飞不到地:描绘了山势高峻到连鸟儿都飞不过去。
- 空处遂为岩:表明在这样险峻的地方自然形成了岩石。
- 古塔开苍藓:指古老的塔上长满了青苔。
- 清泉滴暮岚:形容泉水清澈,傍晚的云影映照其中。
- 游人莫来此:告诫游人此地不宜打扰,应留出时间欣赏美景。
- 渠正试春衫:意味着游客正好在这里换穿春装。
接下来是译文:
寒风中,古树的叶子呈现出深深的绿色,它们在亭子里相互掩映,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间冷泉亭坐落在两座山峰之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处隐秘之所。尽管它位于高处,但并没有阻挡住鸟儿的飞翔,反而让它们自由地穿梭其间。
在这陡峭的山崖之上,岩石随处可见,它们经过无数岁月的侵蚀,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不可忽视的存在。而那古老的塔楼,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青苔,仿佛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随着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冷泉亭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泉水在石缝中流淌,发出清脆的声音,与远处的山峦和天空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这里的美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到的。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贸然进入这个静谧的地方,要给这里的美景留下充足的时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当夜幕降临时,游客们纷纷换上了春天的新装,准备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他们或许会在这里驻足欣赏美景,或者与朋友分享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总之,这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冷泉亭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飞不到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峻,让人联想到攀登的艰难;而“空处遂为岩”则揭示了自然界的奇妙造化。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同时,通过提醒游客不要打扰,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