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臣谓两淮裂为三镇,形格势禁,足以待敌矣,然守城必以兵,养兵必以民,使万人为兵,立于城上,闭门拒守,财用之所资给,衣食之所办具,其下非有万家不能供也。往时虏人南寇,两淮之民常望风奔走,流离道路,无所归宿,饥寒困苦,不兵而死者十之四五。臣以谓两淮民虽稀少,分则不足,聚则有馀。若使每州为城,每城为守,则民分势寡,力有不给;苟敛而聚之于三镇,则其民将不胜其多矣。窃计两淮户口不减二十万,聚之使来,法当半至,犹不减十万。以十万户之民供十万之兵,全力以守三镇,虏虽善攻,自非扫境而来,乌能以岁月拔三镇哉。况三镇之势,左提右挈,横连纵出,且战且守,以制其后,臣以谓虽有兀术之智,逆亮之力,亦将无如之何,况其下者乎!故臣愿陛下分淮南为三镇,预分郡县户口以隶之,无事之时使各居其土,营治生业无异平日;缓急之际,令三镇之将各檄所部州县,管拘本土民兵户口赴本镇保守,老弱妻子、牛畜资粮、聚之城内,其丁壮则授以器甲,令于本镇附近险要去处分据寨栅,与虏骑互相出没,彼进吾退,彼退吾进,不与之战,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而大兵堂堂整整,全力以伺其后,有馀则战,不足则守,虏虽劲亦不能为吾患矣。且使两淮之民仓卒之际不致流离奔窜、徒转徙沟壑就毙而已也。

译文

臣听说,事情如果不事先计划就不能应对紧急情况,军队不提前准备就不能制胜。臣认为两淮地区被分裂为三个镇,形成了一种局面,足以抵御敌人的进攻了。然而,防守城池必须要有军队,养育士兵必须要有人民,让万人成为士兵,站在城墙上,闭门拒守,这是财用所依赖的物资供应,衣食所依靠的供给,如果没有万家百姓的支持是无法做到的。以前,敌人南侵时,两淮地区的民众常常望风而逃,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死于非命的人有十之四五。臣认为两淮地区的百姓虽然稀少,但是分散则不足,聚集则有剩余。如果使每个州成为一个城池,每个城成为一个守卫力量,那么民众分散后力量单薄,难以满足需要;如果强行集中到三个镇,那么他们的百姓将会承受不住其数量过多。我估计两淮地区的人口不少于二十万,集中起来供十万士兵使用,全力防守三个镇,即使是善于攻战的敌人,除非是扫荡边境而来的大军,否则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攻克这三个镇呢?况且三个镇的力量相互联结,横连纵出,且战且守,以控制敌之后方,臣认为即使有兀术的智慧,逆亮的力量,也将无可奈何,何况敌军下还有人呢!所以臣愿陛下把淮南分为三个镇,预先分配郡县户口隶属他们,在没事的时候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营治生业和平时一样;在紧急的时刻,命令三个镇的将领分别向所属州县发出文书命令,管收本土民兵户口前往本镇保守,年老体弱的妻子儿女、牛畜资粮都集中到城内,年轻力壮的就授给他们武器盔甲,让他们在自己附近的险要处建立寨栅,与敌人骑兵相互出没交锋,当敌人进攻我们时就退却,当敌人撤退我们就进攻,不进行直接战斗,目的是消耗敌人士气。而我大部队整齐划一,全力等待敌人的后方,有余兵就作战,兵力不足就防守,敌人虽然强大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威胁了。而且使两淮地区的民众在突然之间不至于流离失所、四处逃窜、最终死于沟壑中。

注释

  1. 臣闻: 臣:对君主的自称。
  2. 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 事情如果不事先计划好就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军队如果不提前准备好就无法取得胜利。
  3. 臣谓: 臣认为。
  4. 形格势禁,足以待敌矣: “形格势禁”指的是形势和禁令足以抵御敌人了。
  5. 然守城必以兵,养兵必以民: 然而,防守城池必须依靠军队,养育士兵必须依靠民众。
  6. 若使每州为城,每城为守: 如果每个州都是一个城池,每个城都是一个守卫力量。
  7. 聚则有馀: 集中起来就有剩余。
  8. 虏虽善攻,自非扫境而来,乌能以岁月拔三镇哉: 即使敌人善于攻城,如果不是横扫边界而来,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攻克这三个镇呢?
  9. 故臣愿陛下分淮南为三镇: 所以我请求陛下把淮南分为三个镇。
  10. 令三镇之将各檄所部州县: 让三个镇的将领分别向他们所属的州县发出文书命令。
  11. 管拘本土民兵户口赴本镇保守: 管辖并收容本地的民兵户籍,送到本镇保守。
  12. 丁壮则授以器甲: 年轻的壮丁授给他们武器盔甲。
  13. 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 重点是要削弱敌人的意志并且消耗敌人的实力。
  14. 而大兵堂堂整整,全力以伺其后: 但是大部队整齐划一,全力等待敌军的后方。
  15. 有馀则战,不足则守: 有余则交战,兵力不足则防守。
  16. 虏虽劲亦不能为吾患矣: 即使敌人非常强壮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担忧了。
  17. 仓卒之际不致流离奔窜、徒转徙沟壑就毙而已也: 在突然之间不至于流离失所、四处逃窜、最终死于沟壑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