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

这首诗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将,他一生忠诚报国,屡建战功。这首词是他的一篇自述之作,通过描述自己的坐骑,反映了他的品德和志向。

译文:
好马对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陛下,你得到一匹好马吗?)
岳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这匹马不夸它的力气,而是夸它的德行。我有两匹马,所以常常觉得它与众不同。它每天吃草料、豆子能堆到几斗,喝泉水能有一斛,但如果不够干净,宁愿饿死也不接受。)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披着盔甲奔驰,刚开始并不怎么快,但走了一百多里后,开始长声嘶鸣,奋力奔跑,从中午一直到傍晚,还能跑二百多里。脱下盔甲后,它一点也不出汗,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这就是这匹马,它承受了重任却从不随意索取,力量充足却不追求炫耀,这是能够远行的马啊!)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在收复襄阳、平定杨幺的战斗中,不幸接连牺牲。)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现在这匹马不一样了,每天吃的草料不到几升,但喂的粮食却不分好坏;喝水时也不挑泉水。)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握着缰绳还没完全稳定,就兴奋地奔跑起来,才跑了一百里,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几乎要倒下了。)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这就是这匹马,容易获得却又容易满足,喜欢显示却又很快陷入困境,这是驽钝的马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岳飞与自己的马的对话,表达了他对马的赞美之情。他认为马的品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承受重任却从不随意索取,力量充足却不追求炫耀;二是能够远行,不受环境影响;三是容易获得却又容易满足,喜欢显示却又很快陷入困境。这样的品质使得马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动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