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徙扬州发运司。旧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弊漏而周船夫之乏困,救其所载,率无虞而速达。近岁不忍征商之小失,一切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公奏乞复故,朝廷从之。

未越岁,以兵部尚书召还,兼侍读。是岁,亲视南郊,为卤簿使,导驾入大庙,有贵戚以其车从争道,不避仗卫,公于车中劾奏之,明日中,使传命申敕有司,严整仗卫。寻迁礼部,复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二学士。高丽遣使请书于朝,朝廷以故事尽许之,公曰:“汉东平王请诸子及太史公书,犹不肯予;今高丽所请有甚于此,其可予之乎?”不听。公临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随俗,乞守郡自效。八年以二学士知定州。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北宋苏辙为其兄苏轼所作的一篇墓志铭。这篇墓志铭通过描述苏轼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才华横溢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作者对兄长的深厚感情和敬仰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七年
  • 原文:七年,徙扬州发运司。旧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弊漏而周船夫之乏困,救其所载,率无虞而速达。近岁不忍征商之小失,一切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 译文:七年,调往扬州发运司。过去主管东南水路运输的官员,允许水手私自装载货物,征税时不为难他们,因此水手们用官船作为家中。补充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照顾到水手的困难,救援他们运送的货物,大多都能平安快速到达。近年不忍心征收商人一点损失,一律不允许,因此船工困苦,很多人偷窃装载在船上的货物,用来救济饥饿寒冷的人,公私都很苦恼。
  1. 未越岁
  • 原文:未越岁,以兵部尚书召还,兼侍读。是岁,亲视南郊,为卤簿使,导驾入大庙,有贵戚以其车从争道,不避仗卫,公于车中劾奏之,明日中,使传命申敕有司,严整仗卫。寻迁礼部,复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二学士。
  • 译文:不到一年,因为担任兵部尚书被召回京,兼任侍读。这一年,他亲自巡视南郊,担任卤簿使,引导皇帝进入太庙,有显贵的家族用他们自己的车辆竞相争夺道路,不避让仪仗卫兵,他在车内弹劾他们,第二天朝廷下达诏书命令有司整顿仪仗卫兵。随即升任至礼部,又兼任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
  1. 高丽
  • 原文:高丽遣使请书于朝,朝廷以故事尽许之,公曰:“汉东平王请诸子及太史公书,犹不肯予;今高丽所请有甚于此,其可予之乎?”不听。公临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随俗,乞守郡自效。八年以二学士知定州。
  • 译文:高丽派遣使者向朝廷请求书籍,按照惯例朝廷完全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苏轼说:“汉代的东平王请求儿子和太史公的书,都不肯给他;现在高丽的请求比这个更严重,难道可以给他吗?”不被听从。他在处理事情上一定坚持正义,不能迎合世俗,恳求守卫郡城效力。八年任命他为二学士管理定州。

《东坡先生墓志铭》不仅展示了苏轼的个人品质和才华,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的一些情况,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苏轼生平事迹的描述和对其人格特质的赞扬,使得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也是了解北宋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