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 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 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孟子论学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心勿忘,则莫如学,必有事,则莫如读书。朝夕从事于读书,待其久而自得,则勿忘勿助之谓也。 譬之稼穑,以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则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说考之, 乃得先君之遗意。

【注释与赏析】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 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 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孟子论学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心勿忘则莫如学,必有事则莫如读书。朝夕从事于读书,待其久而自得,则勿忘勿助之谓也。譬之稼穑,以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则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说考之, 乃得先君之遗意。

这首诗是《论语》中“子路问学”一章的摘录。子路问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认为,爱好仁德却不喜欢学习,这是愚蠢的;爱好聪明却不喜欢学习,这是轻浮的;爱好诚信却不喜欢学习,这是邪恶的;爱好直率却不喜欢学习,这是执拗的。孔子告诫子路不要只凭喜好去学习,应该广泛地阅读书籍,并理解其中的深意。

孔子告诉子路,“一以贯之”,不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就能达到的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道理。最后,孔子以“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来勉励子路,强调在学习中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法。

整首诗通过孔子的对话形式,阐述了学习的真谛和重要性,鼓励人们广泛地学习和实践,以达到真正的知识境界。同时,它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