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其三】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其四】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其五】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注释1:海上的海浪拍打着浪头,形成一线白色的浪花,就像一条巨大的线一样。楼前望去,那些雪白的浪花堆积在一起,就像是堆满了一堆堆的雪。

注释2:现在潮涨的时候,你要爬上去观赏海景,你可以看到银山在海面上翻滚二十次呢!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海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海潮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视角,描绘出了海潮上涨时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注释1:横风(大风)吹着雨打过来,雨水斜斜地洒向楼角。壮观的自然景象应该用美妙的诗句来赞美。雨后,江面涨潮,海和江都显得格外清澈明亮,闪电划破黑夜,像是紫金色的大蛇在天空中舞动。
注释2:这里的“横风”可能是指猛烈的风暴,而“雨”则表示雨水。诗人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3:雨过之后,江河水位上升,海和江都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这一句描述了雨水过后,江河水位上升的景象,以及海和江都显得格外清澈明亮的情况。
注释4:电闪雷鸣,犹如紫金色的大蛇在天空中舞动,形容闪电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视角,描绘出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其三】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注释1:青山中断的地方有一座座的塔,它们层层叠叠地矗立在那里。隔着河的那边,有人在呼唤我,似乎有什么人在召唤着我。
注释2:在秋风的吹拂下,江面上的水波荡漾,远处的钟声和鼓声传来,似乎已经传到了西兴这个地方。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青山、塔林、秋江等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视角,描绘出了山水景色和人们的活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其四】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注释1:楼下是谁家的人家在烧夜香呢,玉笙的声音在凄惨地诉说着哀愁和离别的痛苦。有人站在楼上临风吟诵着秋天的诗歌,有人跪在地上拜月亮没有人看见她的晚妆。
注释2:这里“玉笙”是一种乐器,声音清脆悦耳;“哀怨”一词形容声音悲伤;“弄初凉”中的“初凉”表明是夏天刚过去的季节。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画面。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视角,描绘出了夜晚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其五】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注释1:沙河畔的灯火映照着山上的红花,歌声鼓声此起彼伏,笑声话语中充满了欢乐。请问年轻的朋友们你们的心思是否还在?头上戴着的是斜斜的头巾,鬓发凌乱如同乱蓬一般。
注释2:这里“角巾”是一种古代的头饰,形状类似三角巾;“欹侧”表示不整齐或不正;“鬓如蓬”中的“如”表示如同……的样子;“鬓”指的是头发。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又欢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