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学习和学问的,诗人表达了他对于学习的看法和态度。
第一句“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诗人用一种自嘲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无奈和无力,因为年纪大了,疾病缠身,已经无法承担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
第二句“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是诗人回忆过去,那时的自己还在年轻时期,参加科举考试,记录了各种科目、沿革和题目等。
第三句“亦无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诗人表示虽然有一些小的文章和文字,但是由于自己年龄大了,学识有限,所以这些小文章被考官取走,现在已经没有了。
第四句“实无捷径必得之术”,诗人表示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让人一下子就获得知识,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
第五句“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诗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和力量,经过多年的学习,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第六句“而其实皆命也”,诗人表示虽然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可以学习,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靠命运决定的。
最后两句“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诗人鼓励大家要专心致志地读书,不要分心其他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