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为兵,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溃。且如中原所签,谓之大汉军者,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馀,田宅罄于捶剥之酷,怨忿所积,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资粮器甲一切取办于民,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时,皆是诛胁酋长、破灭资产,人乃肯从,未几中道窜归者已不容制,则又三不足虑也。

又况虏廷今日用事之人,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议论龃龉,非如前日粘军、兀术辈之叶。且骨肉间僭杀成风,如闻伪许王以庶长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尝暴之于其父,此岂能终以无事者哉。我有三不足虑,彼有三无能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

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遽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为陛下实深察之。

译文

如果将其视为军队,则称之为“多”,实则难以调动且易于瓦解。况且如中原所签之军,称之为大汉军者,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后,田宅被摧毁得一空,怨气累积,人心不一;而沙漠所签者距离万里之外,虽其数量可以百万计,但道路遥远,资粮器甲等一切取自民众,赋税调发非一年不可至。开始逆亮南犯之时,都是诛杀胁持酋长、毁灭财富资产,人方肯从,不几中道窜归之人已不容制,这是三不足虑。
虏廷今日用事之人,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议论龃龉,非如前日粘军、兀术辈之叶。且骨肉间僭杀成风,如闻伪许王以庶长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曾暴之于其父,此岂能终以无事?我有三不足虑,彼有三无能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
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遽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因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因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为陛下实深察之。

注释

  1. 若其为兵:假设它(指敌军)成为一支军队。
  2. 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溃:虽然表面上说是多了一支军队,但实际上难以调动而且容易崩溃。
  3. 中原所签:指的是中原地区所征召的人马。
  4. 谓之大汉军者:称之为大汉的军队。
  5. 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馀:都是他父亲和祖先在蹂躏后留下的残渣。
  6. 田宅罄于捶剥之酷:田地和房屋被残酷的搜刮一空。
  7. 怨忿所积:怨恨和愤怒积累。
  8. 沙漠所签:指沙漠地区的部队。
  9. 道里辽绝,资粮器甲一切取办于民:路途遥远,所有的物资和武器全部依靠民间提供。
  10. 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税收和物资调配调发不是一年之内无法完成的。
  11. 逆亮南寇之时:逆亮的南侵时期。
  12. 诛胁酋长、破灭资产:诛杀胁迫的首领和消灭他们的财产。
  13. 始逆亮南寇之时:开始逆亮南侵的时候。
  14. 然则三不足虑也:这样看来,有三件事是不足虑的。
  15. 虏廷今日用事之人:现在的虏廷掌权之人。
  16. 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混杂契丹人、中原人和江南人。
  17. 上下猜防:上下之间猜疑和防备。
  18. 刍议龃龉:争论不合。
  19. 骨肉间僭杀成风:父子之间滥杀成风。
  20. 咸阳之都:秦始皇的都城咸阳。
  21. 会稽之游:春秋时期的楚国贵族钟仪被拘押在晋国期间游览吴国都城吴地。
  22. 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汉高祖看到这种情况后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23. 项羽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楚霸王项羽看到这种情况后认为应该由他来取代刘邦统治天下。
  24. 形与势异:形势和力量是不同的。
  25. 实深察之:确实需要深刻地观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强调敌人虽有表面的强大和人数众多,但实际内部矛盾严重、士气低落,而我方则相反。作者警示皇帝要深刻洞察敌情,避免陷入敌人的圈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