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为沟中饥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略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义田记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为沟中饥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略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解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晏子和齐桓子的故事。晏子因为贫困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给亲属,但是他却能慷慨地给予他人。他的行为赢得了齐桓子的赞赏,但也被看作是对国君的赏赐。齐桓子因此被晏子所感动,并开始效仿晏子的这种行为。
诗句“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表达了晏子对家族的贡献和关爱。他认为,只要家族的人能得到满足,他就满足了自己的期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这句话则引用了孟子的话来强调亲情的重要性。他认为,亲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关心和帮助亲人,才能真正实现仁爱和关爱他人的目标。
“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这句话则是晏子对自己的行为的评价。他认为自己虽然贫穷,但却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亲情和仁爱的作品。它通过描绘晏子的故事,强调了家族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家庭关系,也适用于整个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