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十日南坡两日晴,晴时不放日华明。

春光似妒闲人占,端的春风饱世情。

【其二】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

闲里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其三】

谁将春晚作冬看,添着绵衣减却难。

道是麦寒犹未在,愿渠麦熟且禁寒。

【其四】

休言无地起楼台,十个花窠没处栽。

东近比邻西近水,且教红白面墙开。

【其五】

欲识鱼梁试作看,轻抛野渌罩清寒。

几回漉起空无物,输杀群儿下钓竿。

【其六】

吾孙宗子喜相过,一笑檀栾似乐窝。

且向尊中陪北海,直须闲里识南坡。

【其七】

酷爱鸟鸣山更幽,墙阴风雨但飕飕。

筠笼买得春禽语,不会忧时也白头。

【其八】

管弦不碍登山屐,粱肉何妨满腹书。

岂是清谈愧夷甫,为无阿堵绕吾庐。

南坡口号十八首
【其一】
十日南坡两日晴,晴时不放日华明。
春光似妒闲人占,端的春风饱世情。
注释:在南坡度过的十天里,两天天气晴朗,晴朗的时候太阳光芒不会太刺眼。春天的美好时光似乎嫉妒那些悠闲的人,他们尽情享受着这春光,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却只能看着。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不同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其二】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
闲里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注释:大自然的运作仿佛是故意安排的一般,一年的时光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忙碌地为人间带来了富饶和繁华。而在闲暇之中,又何尝不是自然万物精心收藏、精心布局的结果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他认为,大自然的运作是如此精妙,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富饶和繁华,还精心收藏、精心布局了世间的一切,让我们能够在其中找到美的感受。
【其三】
谁将春晚作冬看,添着绵衣减却难。
道是麦寒犹未在,愿渠麦熟且禁寒。
注释:谁会把冬天当夏天过,穿上厚衣服反而感到难以忍受。有人认为小麦还没有成熟,希望它能够成熟并且受到保护免受寒冷的侵袭。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温暖环境的渴望。他认为,人们常常错误地将冬天当作夏天来过,穿上厚重的衣服反而感到难以忍受。而小麦还未成熟,就希望它能成熟并受到保护免受寒冷侵袭。这种对温暖环境的渴望和对季节变化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
【其四】
休言无地起楼台,十个花窠没处栽。
东近比邻西近水,且教红白面墙开。
注释:不要再说没有地方可以建造高楼大厦了,十座花园都找不到合适的地点。东边靠近邻居西边靠近水,暂且让红白相间的墙头开满鲜花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建筑空间的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他认为,虽然土地有限,但只要合理规划,仍然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建造起高楼大厦。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认为应该让自然景观与建筑物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美丽的环境。
【其五】
欲识鱼梁试作看,轻抛野渌罩清寒。
几回漉起空无物,输杀群儿下钓竿。
注释:想见识一下鱼梁是如何工作的,轻轻抛起野湖的清冷之气笼罩着寒冷。多次捞起都是空空如也,比起孩子们去钓鱼还要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垂钓活动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他认为鱼梁工作的原理就是轻轻抛起湖中的清冷之气笼罩整个湖面,然后等待鱼儿上钩。而他自己也尝试了几次捕鱼,每次都是空手而归,甚至连孩子们去钓鱼都比不过他的技巧。通过这次垂钓经历,诗人不仅体验到了捕鱼的乐趣和挑战,还感受到了自然的奥秘和魅力。
【其六】
吾孙宗子喜相过,一笑檀栾似乐窝。
且向尊中陪北海,直须闲里识南坡。
注释:我孙子和儿子都喜欢过来看望我,他们的欢笑声就像快乐的鸟巢一样。让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享受快乐的时光一边认识南坡。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朋友情谊的重视。他认为家庭亲情如同快乐的鸟巢一样温馨和睦,而朋友之间的相聚和交流则如同在南坡一起欣赏美景一般令人愉悦。无论是家庭还是友情,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和维护。
【其七】
酷爱鸟鸣山更幽,墙阴风雨但飕飕。
筠笼买得春禽语,不会忧时也白头。
注释:我特别喜欢听鸟儿的叫声,这让山更加显得幽静迷人。雨后墙边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我从市场上买来一只春日的鹦鹉,它学着人类的语言说话,让我不再忧虑时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赏。他认为,鸟儿的叫声可以让山更加显得幽静迷人,而雨后的微风则给人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他还特意购买一只春日的鹦鹉来陪伴自己,让它模仿人类的语言说话,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其八】
管弦不碍登山屐,粱肉何妨满腹书。
岂是清谈愧夷甫,为无阿堵绕吾庐。
注释:音乐和舞蹈并不妨碍我登山的脚步,丰盛的饭菜和美味的食物并不妨碍我学习。难道是因为谈论清高的理论而感到羞愧吗?因为我没有金钱和物质的诱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之间平衡的思考。他认为音乐和舞蹈并不妨碍他登山,丰盛的饭菜和美味的食物也不妨碍他学习。这说明他并不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注重精神和文化方面的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认为不应该因为物质欲望而感到羞愧或困扰。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充实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