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诗句】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译文】
清晨桐叶飘零,夜晚蟋蟀鸣叫,我怀着旅途的思绪,眺望着秋天的长安道路。突然想起了当年在横戈盘马的地方,那散关和清渭应该仍然像以前一样。
如今我已备好了一叶扁舟,载满兵书,却只能叹息,没有人能将这兵书交付给我。早知道这样一生都遇不到知音人,当初就应该后悔曾经写过《长杨赋》那样的文章了。

【注释】

  • 桐叶:梧桐树叶,常用来象征离别。
  • 蛩(qióng):蟋蟀,古人常以之表达哀愁。
  • 旅思:旅行中的思念之情。
  • 黯黯(àn):形容天色阴沉昏暗。
  • 盘马处:古时指战马蹄下踏过之处,此处比喻战场上的重要地方。
  • 散关、清渭(wèi):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 江海轻舟:泛指船只。轻舟,即小舟。
  • 一卷兵书:形容携带的兵书非常多。
  • 《长杨赋》:汉朝班固所作,是一篇描写战争的赋文。
  • 悔:《长杨赋》中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所作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往昔战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首句“桐叶晨飘蛩夜语”描绘了一幅秋天早晨梧桐叶子飘落,夜晚蟋蟀鸣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当年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经从战场归来。然而,现在的他已经无法再回到那个战场,只能通过想象去回味曾经的辉煌岁月。

接下来的两句“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现在生活状态的描述。他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叶轻舟,可以自由地在江海之间航行。同时,他还备好了大量兵书,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然而,面对这么多的书卷,诗人只能发出一声叹息,感叹无人可以将自己的智慧传授给他人。这里的“无人付”既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者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悔恨。他原本以为能够遇到知己,共同为国家效力,却没想到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回想起当年自己曾经创作《长杨赋》,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现在想来,如果当初自己选择不创作这篇赋文,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和后悔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历史机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机遇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