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卒无就。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已然,虽胡 氏亦然。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既壮可以游,资而遣之,无所靳。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邑人之訾者半。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
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逐能裒然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不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言父母之 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予曰:“归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弸于中,襮之以艺,虽无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子之亲,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可谓不贤乎?或訾或笑而终不悔,不贤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殆不其然;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窃笑者,固庸者尔,岂子所宜惭哉?姑持予言以归,为父母寿,其亦喜无量,于子何如?”因释然寤,治装而归。予即书其所以为父母寿者送之云。
诗句
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卒无就。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已然,虽胡氏亦然。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
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逐能裒然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不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言父母之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
予曰:“归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弸于中,襮之以艺,虽无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子之亲,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可谓不贤乎?或訾或笑而终不悔,不贤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殆不其然;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窃笑者,固庸者尔,岂子所宜惭哉?姑持予言以归,为父母寿,其亦喜无量,于子何如?”因释然寤,治装而归。
译文
叔才是铜陵的豪门,他家族世代以财富闻名。他的子孙中有的豪爽地从事渔猎等事业,有的则努力开拓田地来增加家庭的收入。以前,这个家族中的豪绅曾命令一位儒学者耗费自己的全部财产(千金),但最终没有得到回报。因此,当地的人们认为这位豪绅是个恶习和谣言的传播者,没有人愿意请他做学问,即使那些遇见儒学者的也故意避开他,就像他是污染了一样,即使是胡氏也这样认为。唯独叔才的父母不这样认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花费大量的钱聘请一位良师严加教导叔才。随着他长大可以自由活动后,他们又资助他离开家乡,没有任何顾虑。几年过去了,叔才在科举考试中没有获得任何成就并回家。这让当地的许多人感到羞耻。叔才的父母更加坚定,从不后悔,再次资助他离开家乡。
叔才是一个纯粹的孝子。他深感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如此用心,决心追随那些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学习,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才能。没过几年他就成为了一个出色的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认可。不幸的是,他又在科举中失败并返回家中。他没有因为自己的愚笨而不去做,而是继续跟随儒学者学习,并经常对我谈论他父母对他的期望。他对自己家乡人的嘲笑和讥讽感到很惭愧,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告诉他:“回去吧!在这个世界上,荣誉和地位是普通人的追求的目标。那些真正的贤人内心充满智慧,并以自己的才能来赢得这些。即使你没有获得荣誉和地位,但你的精神价值仍然值得尊敬。你的父亲把你引向圣贤的道路,难道他不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吗?那些嘲笑和讥讽你的人其实都是平庸之辈,怎么能和你相比呢?现在,你舍弃了道德却只追求荣誉和地位,这真的合适吗?那么,你为什么能够使父母为你感到骄傲并且放下羞愧呢?从前那些嘲笑和讥讽你的人其实是很愚蠢的人,你怎么可以因为他们而感到惭愧呢?姑且把你的这些话带回去告诉你的父母,让他们高兴吧。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这对你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安慰。”于是叔才释然醒悟,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我把为他所做的祝福写下来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