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
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客意为伊浑忘却,归船且傍花阴泊。
【注释】
斜日:太阳偏西。平山:平坦的山,此处指平地。寒已薄:寒冷已经减轻。雪过松梢:下雪后,松枝上的雪融化了。犹有残英落:仍有残花飘落。晚色际天:傍晚的天空。天似幕:天空像帐幕一样。一尊先与东风约:一杯美酒先与春风约定。邀得红梅同宴乐:邀请红梅一起参加宴会。酒面融春:杯中的酒仿佛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纤纤萼:娇柔的花瓣。客意为伊浑忘却:客人的心思完全被梅花吸引住了。归船且傍花阴泊:回船时暂且靠上花影摇曳的地方停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冬末春初景色,下片写宴席上所见之景及作者的感受。
上片起句“斜日平山寒已薄”,描写了一幅冬尽春来的画面。斜日映照下的平山,已是寒冷减退的景象。而雪后的松枝依然挂着晶莹的雪花,可见冬天虽已过去,但冬天的痕迹还留在这里,如余雪、残花等,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逐渐消融,最终化为泥土中的一部分。
第二句“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进一步描绘了这副景象。虽然天气转暖,但雪后松树的枝梢仍然挂满了积雪。这些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融化,形成了无数晶莹剔透的小水滴,犹如一片白色的雪花落在了地上。
第三句“晚色际天天似幕”,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夕阳渐渐西沉,天边的颜色如同一幅巨大的帷幕一样展开在眼前。这种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之中。
第四句“一尊先与东风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邀请红梅一同参加宴会,希望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大家一起畅饮美酒,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
第五句“邀得红梅同宴乐”,描述了诗人邀请红梅一起参加宴会的情景。红梅作为一种美丽而坚韧的植物,它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因此,诗人邀请红梅共度良辰,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也寓意着自己与红梅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情感。
第六句“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酒。酒面上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整个酒杯都被春天所包围。同时,酒杯中盛满了娇嫩的花瓣,它们在酒水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香气。这种美酒和花瓣交织在一起的场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最后一句“客意为伊浑忘却”,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陶醉之情。他完全被这美好的场景所吸引,忘记了其他的一切。这种忘我的境界,使得他更加沉浸在这美妙的时光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下片起句“邀得红梅同宴乐”承接上阕结句,以红梅为题。诗人邀请红梅一同前来赴宴,共同分享这美好的时刻。红梅作为春天的代表之一,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因此,诗人邀请红梅一同前来赴宴,不仅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红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则具体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象。酒面上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整个酒杯都被春天所包围。同时,酒杯中盛满了娇嫩的花瓣,它们在酒水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香气。这种美酒和花瓣交织在一起的场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第三句“客意为伊浑忘却”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的状态。他完全被这美好的场景所吸引,忘记了其他的一切。这种忘我的境界使他更加沉浸在这美妙的时光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尾句“归船且傍花阴泊”则描绘了诗人结束宴会回家的情景。当他回到船上时,正好停靠在花影摇曳之处,仿佛船只也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愿离开。这种情景使得整个旅程更加轻松愉快,也更加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