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
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
诗句:“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
译文:湿润的红色信笺上的字迹,诉说着无数缠绵的情愫。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千里之外的碧云来信迟。
诗词赏析:**
《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绘书信传递中的等待与期盼,深刻体现了古代女子对于情感沟通的渴望与失落。词中“湿红笺”不仅指书信上泪水的痕迹,也象征着无尽的相思与期盼。“回纹字”则暗示了作者在写信时的细致和用心,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既期待又无奈的矛盾心情。
词人在描述去年双燕欲归时的情景时,用“万里碧云”和“锦书迟”来形容通信的艰难和时间的漫长。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也反映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和距离感。最后一句“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更是将抒情推向了高潮。词人通过呼唤一个可能的人物——一位吹笛的人或朋友,来寄托自己的哀愁。夜幕降临,梅花飘落的声音似乎成了他内心哀怨的背景音,进一步增强了词作的悲凉之感。
晏几道的这首《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的词作,更通过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沟通的复杂心理和社会背景的理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情感交流方式的一种反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