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抹修眉横绿净。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香灺未消帘幕静,醉红如洗风吹醒。

一夜秋声连玉井。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戍角凄凉清漏永,江南烟雨何堪省。

【注释】

蝶恋花:又名“鹊桥仙”“卷珠帘”。词牌名。

山抹修眉横绿净:形容女子眉毛如画,眉毛的颜色像新磨的墨色一样干净。

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水边显得寒冷,站了一夜梧桐树的影子。

香灺未消帘幕静:香气消散,帘幕也安静下来。

醉红如洗风吹醒:酒气如同洗涤一般,被风吹散,让人清醒。

连玉井,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连绵不断的秋雨,像是从玉井中滴落的泉水,梦中飘落孤帆,已经结束了游历山水的乐趣,心情变得忧郁起来。

戍角凄凉清漏永,江南烟雨何堪省:夜深人静时听到远方的军号声声悲凉,江南的烟雨景色又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妇对丈夫远戍边塞的思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写景。“山抹修眉横绿净”,写少妇在窗前梳妆。她描画的是一个浓妆艳抹、眉如黛、脸如桃的女子,用一“横”字,把眉毛勾勒得细长而有力,使形象更显生动。“浦溆生寒”两句,写她站在窗前久久凝望的景象。浦溆指水边。“立尽梧桐影”,即立到梧桐叶影子都转了弯儿。“香灺未消”四句,写她的情态:香气尚存,帘幕低垂,少妇伫立良久,直到天明。“醉红如洗风吹醒”,写她饮酒解愁的情形:美酒如洗,饮至微醺,酒力不减,却被风吹醒了。“一夜秋声连玉井”,以秋声起兴,写少妇彻夜未眠的情景。“梦落孤篷”三句,以梦来收束全篇,写她在梦中飘荡于孤舟之上,最终梦醒。“戍角凄凉清漏永”,点出时间是深夜,正是戍楼上响起凄厉号角之时。“江南烟雨”四句,写梦醒后的所见所感:“江南烟雨”令人不堪忍受。“何堪省”,意谓怎么经受得了这番折磨。“江”与“河”同音,这里泛指江南水乡。

下片抒情,抒发了少妇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一夜秋声连玉井”,以秋声起兴,写少妇彻夜未眠的情景。秋声是秋天的节令之声,它既代表季节的变化,又寓含着季节的象征。古人认为秋气肃杀而多风,因而秋声也往往带有萧瑟之感。“梦落孤篷”,用典,“梦落孤篷”出自《西厢记》张生与莺莺幽会后梦醒的情景。李师师曾送张生诗云:“记得那年春暮,正行到梅树下。背地里、风tle;gt;吹动枝梢,宿酲都解了。”张生由此联想起李师师的容颜,便问:“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后来,张生果然辜负了李师师的一片情思。“已尽山阴兴”,化用南朝宋陆厥《山阴曲》:“山阴风景好,王谢爱佳丽。台高结绮楼,金翠相映媚。”王导居晋陵郡山阴(今江苏苏州市),其宅邸临河,有美丽的风景,王导喜欢那里的秀丽景色,建起了结绮楼。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吴中盛丽,结绮临路。三湘之浦,南流无渚;二江之浦,北流无注。山阴道士,应接非一。”山阴是浙江绍兴县的古称,陆机《山阴道上行》:“山阴道上,目极千里,自姚察梁陈以降,莫谁为此。……余私心以为山阴道绝矣。”陆机的《山阴道赋序》说:“吾尝欲登兹山以娱忧,道阻且远,故不果。”可见山阴道风光确实美丽。陆机又曾作《吴歌行》一首咏叹吴地风光之美。但陆机和孙绰都是东晋人,他们不可能看到王羲之在东晋初年为谢安所作的《兰亭集序》。因此,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成了东晋时代最有名的作品,也是我国文化史上著名的传世之作。王羲之是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很高,他的《兰亭集序》更是脍炙人口,传诵千古。“戍角凄凉清漏永”,“戍角”即军中号角。古代军队里分五营,各配一种乐器。其中第一营叫“宫”,“宫”字的角是平的,所以就叫“宫”;第二营叫“商”,“商”字的角是高的,所以叫“角”;第三营叫“徵”,“徵”字的羽是低的;第四营叫“羽”,“羽”字的羽是高的;第五营叫“变”,即笳。“清漏永”是说时间过得很慢,夜很长。“江南烟雨”四句,写少妇在梦中飘荡于江上孤舟之上的情形。“江南”是词人家乡所在地。“烟雨”是江南特有的景色。这里的“何堪”即“何以堪当”。“堪”在这里是“能够承受”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这样的景色怎能承受得起呢?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感情的回忆,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对丈夫远戍边塞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