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者,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但尽心职事,所以求知也。习诚尽职,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当官遇事,以此为心,鲜不济矣。
畏避文法,固有常情,然也人自然者,常以文法难任,委之于人。殊不知人之自私,亦犹已之自私也。以此处事,其能有济乎?其能有后福乎?其能使子孙昌盛乎?
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观于已而得之,未有舍此二字,而通用济者也。尝有人作郡守,延一术士,同处书室。后术士以公事干之,大怒叱下,竟致之杖背编置。招延此人已是犯义,既与之稔熟,而干以公事,亦人常情也。不从之足矣,而治之如此之峻,殆似绝灭人理。
尝谓仁人所处,能变虎狼如人类。如虎不入境,不害物,蝗不伤稼之类是也。如其不然,则变人类如虎狼。凡若此类,及告讦中伤谤人,欲置于死地是也。
诗句:
官箴
当官者,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但尽心职事,所以求知也。习诚尽职,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当官遇事,以此为心,鲜不济矣。
畏避文法,固有常情,然也人自然者,常以文法难任,委之于人。殊不知人之自私,亦犹已之自私也。以此处事,其能有济乎?其能有后福乎?其能使子孙昌盛乎?
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观于已而得之,未有舍此二字,而通用济者也。尝有人作郡守,延一术士,同处书室。后术士以公事干之,大怒叱下,竟致之杖背编置。招延此人已是犯义,既与之稔熟,而干以公事,亦人常情也。不从之足矣,而治之如此之峻,殆似绝灭人理。
尝谓仁人所处,能变虎狼如人类。如虎不入境,不害物,蝗不伤稼之类是也。如其不然,则变人类如虎狼。凡若此类,及告讦中伤谤人,欲置于死地是也。
译文:
当官者,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但尽心职事,所以求知也。习诚尽职,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当官遇事,以此为心,鲜不济矣。
敬畏回避文法,自有常情,然而人们自然会以文法为难,把责任交给他人。殊不知人的自私,也如同自己一样自利。因此以这种方式处理事情,能够有所成就吗?能够得到好的福报吗?能够让子孙昌盛吗?
当官处事,务必合人情,忠恕离道不远,观察自己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其他可以通用的方法了。曾经有人担任郡守,邀请了一位术士一起住在书房里。后来术士以公事找这位郡守,太守非常生气呵斥并赶出去,最后将术士用棍棒打死并投入监狱。邀请此人已经是犯了大罪,既然与他熟悉,再因公事找他,也是人之常情。不听从他的建议就可以了,但是对他施以如此严厉的刑罚,简直是灭绝人性的做法。
曾经有人说仁慈的人所处的位置,能够将像猛虎一样的恶势力变为人类。如果老虎不来侵犯,就不会伤害到事物,蝗虫不会危害庄稼之类的道理就是如此。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将人类变成像老虎一样凶猛的恶势力。凡是这样的行为以及告发、陷害、诽谤他人,想要把他们置于死地都是同样的行为。
注释:
- 当官者: 指那些担任公职的人。
- 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前人或前辈官员在职位上升的时候,一般不愿意直接向上级提出推荐或请求,而是选择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晋升和推荐。
- 尽心职事: 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习诚: 练习诚实与忠诚,诚心对待工作。
- 求之虽不中: 虽然追求的目标未能完全达到,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没有先培养教育子女然后再嫁给他们的道理。
- 当官遇事, 此心: 指做官时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心态。
- 畏避文法: 畏惧回避法律法规。
- 常情: 常态,通常的情况。
- 人自然者: 指人天生具有的本性。
- 委之于人: 把责任推给别人。
- 不知人之私: 不了解别人的自私心理。
- 忠恕违道: 忠于正义和宽恕他人违反道义的事情。
- 观于已而得之: 从自身观察学习得到领悟。
- 未可通用: 不能简单地通用或套用。
- 郡守: 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
- 术士: 精通方术的学者。
- 书室: 书房。
- 公事干之: 因为公事找他。
- 大怒叱下: 非常生气地呵斥并赶下了他。
- 杖背编置: 用棍棒打死并投入监狱。
- 犯义: 触犯法律。
- 治之如此: 对他施行如此严厉的刑罚。
- 绝灭人理: 灭绝人性。
- 变虎狼为人类: 将像猛兽一样的恶势力变为人类。
- 告讦中伤谤人: 揭发、攻击、诋毁、诽谤他人。
- 欲置于死地: 想要把他置于死地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