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梦,此意未应泯。

独对风烟老,虚为江海人。

渔樵分落日,樱笋过残春。

举世无知己,他生应逐臣。

莫春感兴

天涯芳草梦,此意未应泯。

独对风烟老,虚为江海人。

渔樵分落日,樱笋过残春。

举世无知己,他生应逐臣。

注释:

  • 天涯芳草梦:指的是春天的景色,但诗人感到自己与这片美景相隔遥远,无法亲身感受。
  • 此意未应泯: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感慨,认为这份美好不应就此消散或消失。
  • 独对风烟老:形容诗人独自面对着茫茫的风和烟雾,岁月已逝,感叹自己的孤独和衰老。
  • 虚为江海人:表示诗人在江海之间漂泊,虽然看似忙碌,但实际上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宿。
  • 渔樵分落日:指渔民和樵夫们在夕阳下劳作,展现了一幅勤劳朴实的画面。
  • 樱笋过残春:描述了樱花和竹笋等植物在春天末梢绽放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 举世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失望和无奈,认为世间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 他生应逐臣:意味着在未来的生活中,诗人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不被束缚于现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诗人用“天涯芳草梦”开篇,以远观的方式勾勒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画面,但又通过“此意未应泯”转折,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景象的留恋和惋惜。接着,诗人用“独对风烟老”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孤独和岁月的无情,“虚为江海人”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在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后,“举世无知己”一句,将诗人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展现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最后的“他生应逐臣”,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更高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