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注释:李白被贬谪为仙人,他用换来的酒和皮衣来换酒喝】
  •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注释:李白乘坐扁舟在云海中游玩,他的船桨的声音惊动了南方的诸侯们】
  •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注释:诸侯们都出来迎接他,并吹起笙歌,在路边布置起来】
  •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注释: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像饥饿的老虎一样,他的笔力就像灵巧的鱼龙一样翱翔】
  •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注释:在夕阳下,李白看到了山中的亭子;而在云层之上,有一座黄色的鹤楼】
  •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注释:随着歌声的兴起,浩浩荡荡地流淌着长江与汉水】
  •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注释:最后,李白下到魏国的屋舍,对韩荆州行了一个长长的一揖】
  •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注释:千百年来,只有你李白才拥有这样的英雄气概,怎能与别人相比呢?】

译文:

李白,被贬谪的仙人,换取美酒,穿着皮衣。他驾驶小船,在云海中航行,引起了南边的诸侯们的注意。诸侯们纷纷出来迎接他,并在路边摆起音乐,为他庆祝。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一只凶猛的老虎,他的笔下如同鱼龙般灵动。太阳落山时,他来到了一座高山上的亭子里;而在天空中,有一座黄鹤楼矗立着。随着歌声的升起,长江和汉水的流水声也变得浩大。他最终抵达了魏国的住所,并向韩荆州行了一礼。千年之后的人,谁能与他相比呢?他是那样英勇,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不屈于权贵的诗作。李白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和豪放的性格闻名于世,而此诗正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诗的开篇便用“太白谪仙人”这一称号直接点明李白的身份——一位被贬谪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墨客。接着,诗人以“换酒鹔鹴裘”描绘了他与世俗的距离感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接下来的诗句,如“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都是诗人乘舟遨游、挥洒自如的形象描写。这些动作不仅展示了李白的风流倜傥,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的“诸侯尽郊迎”和“葆吹罗道周”进一步描绘了李白受到贵族们热烈欢迎的场景,这不仅说明了李白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文人的尊重。而“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李白比作凶猛的老虎和灵动的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才华和气质。

诗的最后一部分,通过“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的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两句既表现了李白诗歌的宏大气势,又寓意其诗歌影响深远,如江河之水滚滚不息。最后一句“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则是对李白千古不朽的赞誉,表达了对他超凡脱俗、无与伦比的敬佩。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风采和精神世界。它不仅是对李白个人才华的赞颂,也是对那种追求自由、勇于挑战的精神的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