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借问钱塘路,我亦欲、西湖去。目送兰桡知幾度。鳌峰浮玉,鲸波飞雪,正是潮来处。

海棠花下春将暮,缓唱新词味佳句。见说东君曾梦许。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逢人借问钱塘路,我亦欲、西湖去。目送兰桡知幾度。鳌峰浮玉,鲸波飞雪,正是潮来处。    
海棠花下春将暮,缓唱新词味佳句。见说东君曾梦许。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    

译文:

在杭州遇到人就询问去钱塘的路,我也想去西湖。看着船儿缓缓驶过,仿佛知道这是多少次了。看到鳌山如玉一样巍峨,鲸鱼的波浪似雪花一样洁白,这正是潮水涌来的地方。

在海棠花下的春天将要结束,慢慢地唱起新词,品味其中优美的诗句。据说是春风有意让我入梦,赐给我一个好梦。我在柏台之上戴着官帽,在华丽的殿宇之中处理国事,就像商岩那样下雨。

注释:

  • 逢人(féng rén):在人群中碰到。
  • 借问(jiè wèn):顺便问问。
  • 西湖去(xiū hú qù):去西湖看看。
  • 目送兰桡(mù sòng lán ráo):看着船儿缓缓驶过。
  • 鳌峰(áo fēng):山名,位于钱塘江边。
  • 鲸波(jīng bō):大波浪,此处指钱塘江潮水。
  • 正是:正好是。
  • 见说(jiàn shuō):据说。
  • 柏台冠豸(bǎi tái guàn dù):戴官帽,此处指朝廷官员。古代官吏头戴獬豸(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冠。
  • 金銮视草(jīn luán shì cǎo):皇帝批阅奏章,此处指皇帝。
  • 商岩(shāng yán):地名,此处泛指地方官员。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送别友人张文伯回朝时所做。作者通过描绘钱塘江畔的景象、送行时的依依不舍以及期待友人归来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期许。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辛弃疾豪放派词风中的柔情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