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与棘阳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硃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诸宗室:祉为定陶王,庆为燕王,歙为元氏王,嘉为汉中王,赐为宛王,信为汝阴王,然后立王匡为泚阳王,王凤为宜城王,硃鲔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陈牧为阴平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骠骑大将军宗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硃鲔辞不受。乃以鲔为左大司马,宛王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等镇抚关东。又使李通镇荆州,王常行南阳太守事。以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秉内任。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故委政于萌,日夜饮宴后庭。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邪!”起,抵破书案。赵萌专权,生杀自恣。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斩之,自是无敢复言。以至群小、膳夫皆滥授官爵,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军师将军李淑上书谏曰:“陛下定业,虽因下江、平林之势,斯盖临时济用,不可施之既安。唯名与器,圣人所重。今加非其人,望其裨益万分,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海内望此,有以窥度汉祚!”更始怒,囚之。诸将在外者皆专行诛赏,各置牧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由是关中离心,四海怨叛。
诗句:资治通鉴·卷三十九·汉纪三十一
译文:
李松与棘阳赵萌劝说更始应该全部封赏给各功臣以王爵,但朱鲔反对,他认为按照高祖的约法,只有刘姓人才有资格被封为王。在这场权谋斗争中,更始帝最终决定先封宗室为王,然后再封其他功臣为王,如定陶王祉、宛王赐等。之后,更始立了一些其他诸侯王,例如比阳王匡、宜城王凤和胶东王鲔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西汉末年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局面使得国家难以统一和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李松和赵萌建议更始皇帝封赏有功之臣,以此回报他们的功劳。然而,朱鲔则坚持高祖刘邦的约法,认为非刘氏不能称王。最终,更始帝在权衡各种利弊后,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做法,即先封宗室,然后封其他功臣为王,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政治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在权力斗争中,往往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而对于那些敢于直言不讳、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往往会被打压甚至处死。这种残酷的现实,也警示着后人要珍惜和平稳定的环境,避免无谓的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