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五年(壬寅,公元一六二年)
春,正月,壬午,南宫丙署火。
三月,沈氐羌寇张掖、酒泉。皇甫规发先零诸种羌,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孙俊受取狼藉,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并老弱不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沈氐大豪滇昌、饥恬等十馀万口复诣规降。
夏,四月,长沙贼起,寇桂阳、苍梧。
乙丑,恭陵东阙火。戊辰,虎贲掖门火。五月,康陵园寝火。
长沙、零陵贼入桂阳、苍梧、南海,交趾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遣御史中丞盛修督州郡募兵讨之,不能克。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五十四 ·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五年(壬寅,公元一六二年)
春,正月,壬午,南宫丙署火。
三月,沈氐羌寇张掖、酒泉。皇甫规发先零诸种羌,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
译文:春季,正月初五,南宫的丙署发生了火灾。三月,沈氐羌族侵犯张掖、酒泉。皇甫规调动先零羌族等各羌族部落共同讨伐陇右地区的敌人,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且交通受阻,军队中爆发大瘟疫,导致死亡人数达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进入帐篷里慰问士卒,巡视士兵,全军感激并高兴。东羌于是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凉州重新开通了与内地的联系。在这之前,安定太守孙俊因贪得无厌而受到谴责,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死投降的羌人,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都是年老体弱之人不能任职,但他们都依仗权贵不遵守法度。皇甫规到任后,他们都被一一弹劾,有的免职或被杀。羌族人听说后,纷纷表示改过自新,沈氐的大豪滇昌、饥恬等十多万口人再次归附于皇甫规。
赏析:这段记载反映了东汉时期边疆地区的混乱状态和皇甫规在处理这些危机时的智慧与决断。他不仅成功地平定了叛乱,还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羌人的尊重和信任,为后来的和解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展现了汉朝对边疆管理的挑战以及地方官员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资治通鉴 · 卷五十四 · 汉纪四十六
夏,四月,长沙贼起,寇桂阳、苍梧。
译文:夏季,四月初五,长沙的贼人发动叛乱,侵犯桂阳、苍梧二郡。
赏析:此句描绘了湖南地区的不稳定情况,反映出当地社会秩序的混乱及民变的发生。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直接反映,也暗示了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存在漏洞。
诗句:翻译:乙丑,恭陵东阙火。戊辰,虎贲掖门火。五月,康陵园寝火。
译文:四月二十五日,恭陵东侧宫阙发生火灾。五月十一日,虎贲掖门发生火灾。五月十五日,康陵园寝发生火灾。
赏析:这几处火灾可能表明当时的建筑安全存在问题,或者有故意破坏行为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官员可能存在的渎职现象。
接下来是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五十四 · 汉纪四十六
长沙、零陵贼入桂阳、苍梧、南海,交趾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遣御史中丞盛修督州郡募兵讨之,不能克。
译文:长沙和零陵的贼寇入侵了桂阳、苍梧、南海三郡,交趾刺史及苍梧太守听闻消息后逃跑,朝廷派御史中丞盛修率领州郡募集的军队前去征讨,却未能成功。
赏析:这一事件展示了东汉时期边疆地区战乱频繁、政府控制力减弱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在面对边疆叛乱时的无力和困境,揭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重挑战。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资治通鉴 · 卷五十四 · 汉纪四十六
长沙、零陵贼入桂阳、苍梧、南海,交趾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遣御史中丞盛修督州郡募兵讨之,不能克。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地区的政治不稳和中央政府的应对能力不足,揭示了当时国家治理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