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还军官渡,绍乃议攻许,田丰曰:“曹操既破刘备,则许下非复空虚。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今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强谏忤绍,绍以为沮众,械系之。于是移檄州郡,数操罪恶。二月,进军黎阳。沮授临行,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其弟宗曰:“曹操士马不敌,君何惧焉?”授曰:“以曹操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伯珪,众实疲敝,而主骄将忲,军之破败,在此举矣。扬雄有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其今之谓乎!”

诗句

  1. 曹操还军官渡,绍乃议攻许。
  2. 田丰曰:“曹操既破刘备,则许下非复空虚。”
  3. 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今不如以久持之。
  4. 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
  5. 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
  6. 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
  7. 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8. 沮授临行,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
  9. 其弟宗曰:“曹操士马不敌,君何惧焉?”
  10. 授曰:“以曹操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伯珪,众实疲敝,而主骄将忲,军之破败,在此举矣。”
  11. 扬雄有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其今之谓乎!”

译文

曹操从官渡回师后,袁绍于是商议攻打许都,田丰说:“曹操既然已经击败了刘备,那么许都已经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了。而且曹操擅长用兵作战,变化多端,虽然兵力不多,也不能小视他,现在应该坚持防守。将军您占据着山河的坚固险要之地,拥有四州的民众,对外结交英雄豪杰,对内加强农业生产和军事训练。然后再选择精锐的士兵,分作奇兵,乘虚出击、骚扰黄河以北,救援右翼就攻击左翼,救援左翼就攻击右翼,让敌人疲于奔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我方没有耗费太多力气敌人就已经疲惫不堪。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坐收胜利的果实了。如今放弃利用天时地利的优势而决定成败只在一战之间,如果这次不能成功,后悔也来不及啊。”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田丰强行谏阻但被袁绍认为是扰乱军心而被囚禁起来。于是,袁绍发檄文到各州郡,列举曹操的罪行。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沮授在出发之前召集宗族成员,把财物散发给他们说:“只要天下还在,我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一旦天下没有了,我自己连性命都难保住。可悲啊!”他的弟弟宗问:“曹操的兵马比不过我们,您有什么可害怕的吗?”沮授说:“以曹操的智略,再加上挟持天子作为资本。即使我们能够战胜袁绍,但军队实际上也已经疲惫不堪了,而且主上骄傲将领骄横,军队就会彻底失败。这就像《扬雄传》所说的:六国的人民愚昧无知,是被秦国所欺辱的。这话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的前夜。诗中田丰建议袁绍不要急于决战,而是应采取长期防御策略。他的担忧在于袁绍可能过于自信,忽视了敌人的实际实力和战略意图。《资治通鉴》中记录了田丰的这段话,强调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诗中的其他人物如沮授、袁绍、宗等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些角色的言行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