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兵既至,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操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鄴十七里,临滏水为营。夜,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配出兵城北,欲与尚对决围。操逆击之,败还,尚亦破走,依曲漳为营,操遂围之。未合,尚惧,遣使求降;操不听,围之益急。尚夜遁,保祁山,操复进围之。尚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众大溃,尚奔中山。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审配令士卒曰:“坚守死战!操军疲矣,幽州方至,何忧无主!”操出行围,配伏弩射之,几中。配兄子荣为东门校尉,八月,戊寅,荣夜开门内操兵。配拒战城中,操兵生获之。辛评家系鄴狱,辛毘驰往,欲解之,已悉为配所杀。操兵缚配诣帐下,毘逆以马鞭击其头,骂之曰:“奴,汝今日真死矣!”配顾曰:“狗辈,正由汝曹破我冀州,恨不得杀汝也!且汝今日能杀生我邪?”有顷,操引见,谓配曰:“曩日孤之行围,何弩之多也!”配曰:“犹恨其少!”操曰:“卿忠于袁氏,亦自不得不尔。”意欲活之。配意气壮烈,终于桡辞,而辛毘等号哭不已,遂斩之。冀州人张子谦先降,素与配不善,笑谓配曰:“正南,卿竟何如我?”配厉声曰:“汝为降虏,审配为忠臣。虽死,岂羡汝生邪!”临行刑,叱持兵者令北向,曰:“我君在北也。”操乃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禀食之。

诗句:尚兵既至,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操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

译文:尚军抵达邺城,将领们都认为这是回师,士兵们会自己奋战,不如避开他们。曹操说:“尚军从大路而来,应该避开;如果沿着西山而来,这就成了我们的猎物了。”

注释:尚兵,即尚方阵的部队,由曹操率领。诸将,指在邺城的将军们。以为,认为。此归师,表示这支军队是回来的,而不是入侵的。人自为战,士兵们会自己奋战。不如避之,建议避开这支军队。当,应当。操,指曹操。尚从大道来,尚方阵的部队是从大路而来。当避之,建议应当避开这支军队。若循西山来,如果沿着西山而来。成禽,意思是被擒获的猎物。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曹操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对敌人的精准预判。他通过分析敌军的行进方向和可能的战斗方式,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应变能力。同时,这也反映了曹操善于利用战术优势,通过诱敌深入、设伏等手段,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

“尚兵既至,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将领们对形势的担忧和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感。他们认为袁绍的军队是归师,可能会更加团结一致,因此难以对付。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归师的畏惧。

在中国古代军事观念中,归师往往被视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因为归师一旦返回家乡或营地,士兵们会感到安全和舒适,从而产生松懈和自满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削弱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敌人所利用。

归师还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征战而疲惫不堪,缺乏必要的休息和恢复时间。这种疲劳状态也会降低他们的战斗力。同时,归师还可能因为长期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可能影响士兵们的战斗表现。

这句诗反映出古代将领们对归师这一特定军事现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们意识到归师虽然可能带来一些优势,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在面对归师时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和策略,以防止被对方充分利用。

{译文:尚兵抵达后,将领们都认为这是一支败军,士兵们会自相残杀,不如避开他们。曹操却说:“尚军沿着大路而来,应该避开他们;如果沿着西山来,那就是我们的对手了。”尚果然沿着西山而来,向东至阳平亭,距离邺城十七里,在滏水边扎营。夜晚,尚举火向城中示意,城中也举火相应。袁绍的部将马延、张顗等人来到阵前投降,军队顿时溃散,尚逃奔中山。曹操收集到袁绍的辎重物资,包括尚的印绶、节钱和衣物,拿给城里的人看,城中士气低落。审配让士卒们说:“坚守死战!曹操的军队已经疲惫,幽州大军即将到来,不必担心没有首领!”曹操出城巡视,被审配伏击,几乎中箭。审配的哥哥之子荣担任东门校尉,八月戊寅日,荣夜里打开城门迎接曹操。审配在城中抵抗,曹操的士兵活捉他。辛评被关进邺城的监狱,辛毗前去解救,已被审配所杀。曹操的士兵把审配绑送到帐下,辛毗骑马用马鞭猛击他的头部,辱骂他说:“奴才,你今天就真的死了吗?”审配回头喊道:“你们这些狗辈,正是由于你们的逼迫我才背叛了袁氏,我恨不得杀掉你们这些贼!而且你们现在能杀死我吗?”过了一会儿,曹操接见审配时,对他说:“以前我来围剿你们的时候,为什么弓箭那么多啊!”审配回答说:“还嫌少呢!”曹操说:“你是忠于袁氏的,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意欲活他一命。审配意气风发,最终却拒绝了,但是辛毗等人号哭不已,于是杀了他。冀州人张子谦先前投降,一向与审配不和,笑着对审配说:“正南,你到底怎么样我?”审配厉声说:“你投降为敌人,我就是忠臣。即使死,也不会羡慕你的活着!”临刑前,他命令持兵器的士兵向北,说:“我的君长在北方!”曹操于是到绍的墓地祭祀,流着泪哭泣;慰劳绍的妻子,归还她家人的宝物,赏赐丝绵杂缯,供给食物。{注释1: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译文1:尚兵来到邺城后,将领们都认为:“这是回师,百姓自然自守作战,不如避开他们。”曹操却说:“尚从大道而来,应当避之;如果沿西山而来的话,这就成了我们的猎物了。”尚果然沿着西山而来,东到阳平亭,离邺城十七里,在滏水上扎营。夜间,向城中举火,城中也举火相应。尚出兵从城北出发,想要与夏侯惇对决围攻。曹操迎击他,大败而回,尚也被击败逃走,依曲漳为营,曹操于是围住了他们。双方还没交战,尚感到恐慌,派使者求降,曹操不同意,围困更加紧急。尚连夜逃遁,保祁山,曹操又进围他。尚将马延、张顗等临阵投降,众人溃散,尚奔逃至中山。收缴了他的辎重,得到尚的印绶、节钺以及衣物,向城中示警,城中一片恐慌。审配命令士卒说:“坚守死战!曹军疲弊了,幽州即将到来,你们还担心没有主公吗!”曹操出行时射了一枝箭,被审配伏下的弩弓射中,几乎中目标。审配的哥哥的儿子荣任东门校尉,八月戊寅日夜里打开城门让曹军进入,审配在城中抵抗战斗,曹军生擒了他。辛评被囚禁在邺城监狱中,辛毗赶去营救,想解救他,已经被审配杀害。曹操的军队将审配捆绑着绑在帐下,辛毗用马鞭抽打他的头,骂道:“奴才,你今天真的要死了啊!”审配回头看说:“狗辈,正由你们这些家伙破坏了我的冀州,我恨不得杀了你们!况且你们今日能杀生我吗?”过了一会儿,曹操召见他,对审配说:“先前我出行的时候,为何弩箭那么多!”审配说:“还是嫌少!”曹操说:“你忠于袁氏,也正是不得已啊。”他想活下来。审配意气风发豪壮,终于拒绝屈服,然而辛毗等号哭不已,于是便将他斩首。冀州人张子谦先已归降,向来跟审配不和,笑着对审配说:“正南,你的下场最终会如何呢?”审配厉声说:“你是投降的虏人,我审配是忠臣。即使死了,哪里羡慕你的生呢?”临行刑时,指使持兵器的士兵向北,说:“我的君上还在北方!”曹操于是祭祀袁绍的坟墓,流着泪祭奠他;慰问绍妻,归还她的家人宝物,赏赐给她杂缯絮帛,供给饮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