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平粮竭矢尽,夜,悉众突西南围求出;兴列兵汾西,举烽鼓噪为应。兴欲平力战突免,平望兴攻围引接,但叫呼相和,莫敢逼围。平不得出,计穷,乃帅麾下赴水死,诸将多从平赴水;珪使善游者钩捕之,无得免者。执狄伯支及越骑校尉唐小方等四十馀人,馀众二万馀人皆敛手就禽。兴坐视其穷,力不能救。举军恸哭,声震山谷。数遣使求和于魏,珪不许,乘胜进攻蒲阪,秦晋公绪固守不战。会柔然谋伐魏,珪闻之,戊申,引兵还。
或告太史令晁崇及弟黄门侍郎懿潜召秦兵,珪至恶阳,赐崇、懿死。
秦徙河西豪右万馀户于长安。
太尉玄杀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及谦从兄朗之、刘袭并袭弟季武,皆刘牢之北府旧将也。袭兄冀州刺史轨邀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共据山阳,欲起兵攻玄,不克而走,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皆往从之。将奔魏,至陈留南,分为二辈:轨、休之、敬宣奔南燕;虔之、寿、长庆、恭奔秦。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
冬,十月,平粮竭矢尽,夜,悉众突西南围求出;兴列兵汾西,举烽鼓噪为应。兴欲平力战突免,平望兴攻围引接,但叫呼相和,莫敢逼围。平不得出,计穷,乃帅麾下赴水死,诸将多从平赴水;珪使善游者钩捕之,无得免者。执狄伯支及越骑校尉唐小方等四十馀人,馀众二万馀人皆敛手就禽。兴坐视其穷,力不能救。举军恸哭,声震山谷。数遣使求和于魏,珪不许,乘胜进攻蒲阪,秦晋公绪固守不战。会柔然谋伐魏,珪闻之,戊申,引兵还。
或告太史令晁崇及弟黄门侍郎懿潜召秦兵,珪至恶阳,赐崇、懿死。
秦徙河西豪右万馀户于长安。
太尉玄杀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及谦从兄朗之、刘袭并袭弟季武,皆刘牢之北府旧将也。袭兄冀州刺史轨邀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共据山阳,欲起兵攻玄,不克而走,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皆往从之。将奔魏,至陈留南,分为二辈:轨、休之、敬宣奔南燕;虔之、寿、长庆、恭奔秦。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
冬季,十月份,粮食吃光,箭用尽,夜晚,全师向西南突围寻求出路,桓温兴列兵于汾西,举烽火呐喊作为响应。桓温想要拼力奋战突破敌军,王平看着桓温的攻势想要进攻围城,但只发出呼叫声相互呼应,没有敢逼近包围圈。王平无法出来,计划失败,于是率领部属赴水而死,许多将领跟随王平赴水;司马命令善于游泳的人拉上岸来,没有人能逃出。抓到狄伯支和越骑校尉唐小方等人四十多人,剩下的二万多人都收手就擒。王兴坐着看着他们的困境,力量不能挽救。全军悲痛哭泣,声音震彻山谷。多次派使者向北魏求和,拓跋珪不允许,趁胜进攻蒲阪,秦晋公姚绪坚守不出战。正巧柔然谋划讨伐北魏,拓跋珪听说后,戊申日,率军返回。
有人告诉太史令晁崇和他的弟弟黄门侍郎懿暗中召请秦兵,拓跋到达恶阳时,赐给晁崇、懿死刑。
秦国迁徙了一万多个河西豪强到长安。
太尉刘裕杀死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以及他的堂兄刘朗之、刘袭击,以及他们的弟弟刘季武,都是刘牢之的北府旧将。刘袭的哥哥冀州刺史刘轨邀请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人共同占据山阳,想发兵进攻刘裕,没有成功便逃跑了,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人都去投奔他们。将要投奔魏国,到达陈留南面时分成两批:刘轨、刘敬宣、高雅之投奔南燕;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投奔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