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丁丑,魏主封景穆太子之子濬为高阳王;既而以皇孙世嫡,不当为籓王,乃止。时濬生四年,聪达过人,魏主爱之,常置左右。徙秦王翰为东平王,燕王谭为临淮王,楚王建为广阳王,吴王余为南安王。
帝使沈庆之徙彭城流民数千家于瓜步,征北参军程天祚徙江西流民数千家于姑孰。
帝以吏部郎王僧绰为侍中。僧绰,昙首之子也,幼有大成之度,众皆以国器许之。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尚帝女东阳献公主。在吏部,谙悉人物,举拔咸得其分。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帝颇以后事为念,以其年少,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帝之始亲政事也,委任王华、王昙首、殷景仁、谢弘微、刘湛,次则范晔、沈演之、庾炳之,最后江湛、徐湛之、何瑀之及僧绰,凡十二人。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宋纪八
十二月,丁丑,魏主封景穆太子之子濬为高阳王。既而以皇孙世嫡,不当为籓王,乃止。时濬生四年,聪达过人,魏主爱之,常置左右。徙秦王翰为东平王,燕王谭为临淮王,楚王建为广阳王,吴王余为南安王。
帝使沈庆之徙彭城流民数千家于瓜步,征北参军程天祚徙江西流民数千家于姑孰。
帝以吏部郎王僧绰为侍中。僧绰,昙首之子也,幼有大成之度,众皆以国器许之。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尚帝女东阳献公主。在吏部,谙悉人物,举拔咸得其分。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帝颇以后事为念,以其年少,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帝之始亲政事也,委任王华、王昙首、殷景仁、谢弘微、刘湛,次则范晔、沈演之、庾炳之,最后江湛、徐湛之、何瑀之及僧绰,凡十二人。
赏析:
本篇记述了宋文帝时期的政治局势和人事变动。从魏主封景穆太子之子濬为高阳王开始,展现了宋文帝对宗室成员的宠爱和信任。接着描述了宋文帝对官员的任命和调整,如沈庆之、程天祚等人的职务变动,以及吏部郎王僧绰的提拔。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展示了宋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使用。
文章还提到了宋文帝对后事的考虑,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信任和委托。这体现了宋文帝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如王华、王昙首等人的政治贡献,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本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展示了宋朝初期的政治氛围和人物关系,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动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