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乙巳,魏主还平城。
丙寅,魏大赦。
冬,十月,甲戌,魏主北巡,欲伐柔然,至阴山,会雨雪,魏主欲还,太尉尉眷曰:“今动大众以威北敌,去都不远而车驾遽还,虏必疑我有内难。将士虽寒,不可不进。”魏主从之,辛卯,军于车仑山。
积射将军殷孝祖筑两城于清水之东。魏镇西将军封敕文攻之,清口戍主、振威将军傅乾爱,拒破之。孝祖,羡之曾孙也。上遣虎贲主庞孟虬将兵救清口,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遣中兵参军苟思达助之,败魏兵于沙沟。师伯,竣之族兄也。上遣司空参军卜天生将兵会傅乾爱及中兵参军江方兴共击魏兵,屡破之,斩魏将窟瑰公等数人。十一月,魏征西将军皮豹子等将三万骑助封敕文寇青州,颜师伯御之,辅国参军焦度刺豹子坠马,获其铠槊具装,手杀数十人。度,本南安氐也。

{您提供的诗句为“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八 · 宋纪十”,这是《资治通鉴》中的一个片段,描述了宋孝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下面我将逐句翻译这首诗,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九月,乙巳,魏主还平城。

译文:九月,乙巳日,北魏国主拓跋焘返回平城。

注释:乙巳,天干第四位,在阴历中代表九月。平城是北魏的首都。

赏析:此句反映了北魏国主拓跋焘结束了对柔然的进攻后回到其首都平城的情况。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丙寅,魏大赦。
译文:十月,丙寅日,北魏进行全国大赦。
注释:丙寅,天干第五位,指十月,大赦是北魏皇帝为了表示宽恩和笼络人心而做出的决定。

赏析:此句表明北魏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旨在缓和国内紧张的气氛,增强统治的稳定性。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冬,十月,甲戌,魏主北巡,欲伐柔然,至阴山,会雨雪,魏主欲还,太尉尉眷曰:“今动大众以威北敌,去都不远而车驾遽还,虏必疑我有内难。”魏主从之,辛卯,军于车仑山。
译文:冬天,十月,甲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北巡,准备攻打柔然,到达阴山时遇到大雪,拓跋焘打算回师,太尉尉眷劝阻说:“现在动用大军来威慑北方敌人,离都城不远就突然回来,敌人一定会怀疑我国内部有变故。”拓跋焘听从了他的意见,辛卯日,军队驻扎在车仑山。
注释:阴山位于今天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冬季常降大雪,给军事行动带来困难。

赏析:此句描绘了北魏国主拓跋焘北征柔然的途中遭遇天气恶劣情况,不得不考虑撤退的情形。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积射将军殷孝祖筑两城于清水之东。魏镇西将军封敕文攻之,清口戍主、振威将军傅乾爱拒破之。孝祖,羡之曾孙也。
译文:积射将军殷孝祖在清水东边修筑两座城防。北魏镇西将军封敕文发起进攻,被清口戍主和振威将军傅乾爱击败。殷孝祖是南齐名将殷羡的曾孙。
注释:积射将军是北魏时期的一个官职,负责守城防御工作。殷孝祖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赏析:此句展示了北魏军队在进攻过程中的遭遇及被反击的情景,凸显了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上遣虎贲主庞孟虬将兵救清口,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遣中兵参军苟思达助之,败魏兵于沙沟。师伯,竣之族兄也。上遣司空参军卜天生将兵会傅乾爱及中兵参军江方兴共击魏兵,屡破之,斩魏将窟瑰公等数人。十一月,魏征西将军皮豹子等将三万骑助封敕文寇青州,颜师伯御之,辅国参军焦度刺豹子坠马,获其铠槊具装,手杀数十人。度,本南安氐也。
译文:朝廷派遣虎贲主庞孟虬率领军队救援清口,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派遣中兵参军苟思达协助他,在沙沟打败了北魏军队。颜师伯是颜竣的族兄。朝廷派遣司空参军卜天生率领军队与傅乾爱以及中兵参军江方兴共同打击北魏军队,多次打败北魏军队,斩杀了北魏将领窟瑰公等人。十一月,北魏征西将军皮豹子等人率领三万名骑兵助封敕文侵犯青州,颜师伯抵御他们,辅国参军焦度用箭射中皮豹子的坐骑,皮豹子跌落下来,被擒获铠甲、长矛等装备。焦度亲手杀死了几十个敌人。焦度原本是南安氐人。
注释:虎贲主是北魏朝廷中的一员高级将领,主要负责保护皇城的安全问题。苟思达是颜师伯手下的一名中兵参军,他在沙沟之战中协助颜师伯取得胜利。司空参军是朝廷中的一员官职,负责辅佐丞相处理政务。辅国参军则是地方上的官职,负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事务。
赏析:此句叙述了朝廷和地方官员联合作战,击退北魏军队的史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