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沈文秀,庆之弟子也,将之镇,帅部曲出屯白下,亦说庆之曰:“主上狂暴如此,祸乱不久,而一门受其宠任,万物皆谓与之同心。且若人爱憎无常,猜忍特甚,不测之祸,进退难免。今因此众力,图之易于反掌。机会难值,不可失也。”再三言之,至于流涕,庆之终不从。文秀遂行。
及帝诛何迈,量庆之必当入谏,先闭青溪诸桥以绝之。庆之闻之,果往,不得进而还。帝乃使庆之从父兄子直阁将军攸之赐庆之药。庆之不肯饮,攸之以被掩杀之,时年八十。庆之子侍中文叔欲亡。恐如太宰义恭被支解,谓其弟中书郎文季曰:“我能死,尔能报。”遂饮庆之之药而死。弟秘书郎昭明亦自经死。文季挥刀驰马而去。追者不敢逼,遂得免。帝诈言庆之病薨,赠侍中、太尉,谥曰忠武公,葬礼甚厚。
青州刺史沈文秀,庆之弟子也,将之镇,帅部曲出屯白下,亦说庆之曰:“主上狂暴如此,祸乱不久,而一门受其宠任,万物皆谓与之同心。且人爱憎无常,猜忍特甚,不测之祸,进退难免。今因此众力,图之易于反掌。机会难值,不可失也。”再三言之,至于流涕,庆之终不从。文秀遂行。
至帝诛何迈,量庆之必当入谏,先闭青溪诸桥以绝之。庆之闻之,果往,不得进而还。帝乃使庆之从父兄子直阁将军攸之赐庆之药。庆之不肯饮,攸之以被掩杀之,时年八十。庆之子侍中文叔欲亡,恐如太宰义恭被支解,谓其弟中书郎文季曰:“我能死,尔能报。”遂饮庆之之药而死。弟秘书郎昭明亦自经死。文季挥刀驰马而去。追者不敢逼,遂得免。帝诈言庆之病薨,赠侍中、太尉,谥曰忠武公,葬礼甚厚。
译文:青州刺史沈文秀,沈庆之的侄子,将前往青州上任,率部属出屯于白下,也曾劝说沈庆之说:“陛下性情暴躁至此,不久之后就会引发动乱,您一家受到重用,所有人都认为与您心心相印。况且人心易变,猜忌和残忍尤其严重,不可预料的后果,前进或者后退都可能陷入困境。现在趁着大家的力量,谋反很容易成功。这样的机会难得,不能失去!”多次劝谏后,甚至哭泣,沈庆之始终不听。文秀于是出发。
等到皇帝诛杀何迈,估计沈庆之一定会前来进谏,先关闭了青溪的桥梁来断绝他的去路。沈庆之听说了,果然前去,未能进入却返回。皇帝就派沈庆之的堂兄的儿子、直阁将军沈攸之赐给沈庆之毒药。沈庆之不肯服药,沈攸之用被子捂住杀死了他,时年八十岁。沈庆之子侍中沈文叔想要逃亡,害怕像太宰刘义恭那样被肢解,对弟弟中书郎沈文季说:“我能够死去,你能够报仇。”于是喝了沈庆之的药而死。他的弟侄沈昭明也自缢身亡。沈文季挥刀骑马逃走。追赶的人不敢逼迫,最终得以幸免。皇帝假称沈庆之病死了,赠予他侍中、太尉的官职,谥号为忠武公,葬礼很隆重。
赏析: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文章讲述了南朝宋时期,沈文秀因不满皇帝的暴政而试图谋反失败的故事。故事展示了沈文秀的忠诚与悲剧,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君主的担忧与无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以及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公正和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