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天生引魏兵万馀人至沘阳,陈显达遣戴僧静等与战于深桥,大破之,杀获万计。天生退保沘阳,僧静围之,不克而还。荒人胡丘生起兵悬瓠以应齐,魏人击破之,丘生来奔。天生又引魏兵寇舞阴,舞阴戍主殷公愍拒击破之,杀其副张麒麟,天生被创退走。三月,丁未,以陈显达为雍州刺史。显达进据舞阳城。
夏,五月,壬辰,魏主如灵泉池。
癸巳,魏南平王浑卒。
甲午,魏主还平城。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麻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魏南部尚书公孙邃、上谷公张儵帅众与桓天生复寇舞阴,殷公愍击破之;天生还窜荒中。邃,表之孙也。
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加以牛疫,民馁死者多。六月,癸未,诏内外之臣极言无隐。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曰:“古先哲王,储积九稔;逮于中代,亦崇斯业,入粟者与斩敌同爵,力田者与孝悌均赏。今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叁分居二。自承平日久,丰穰积年,竞相矜夸,遂成侈俗。贵富之家,童妾袨服,工商之族,仆隶玉食,而农夫阙糟糠,蚕妇乏短褐。故耕者日少,田有荒芜;谷帛罄于府库,宝货盈于市里;衣食匮于室,丽服溢于路。饥寒之本,实在于斯。愚谓凡珍异之物,皆宜禁断,吉凶之礼,备为格式;劝课农桑,严加赏罚。数年之中,必有盈赡。往年校比户贯,租赋轻少。臣所统齐州,租粟才可给俸,略无入仓,虽于民为利,而不可长久。脱有戎役,或遭天灾,恐供给之方,无所取济。可减绢布,增益谷租;年丰多积,岁俭出赈。所谓私民之谷,寄积于官,官有宿积,则民无荒年矣。”秋,七月,己丑,诏有司开仓赈贷,听民出关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所过给粮廪,所至三长赡养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 · 齐纪二中的诗句及译文如下:
- 诗句:“桓天生引魏兵万馀人至沘阳,陈显达遣戴僧静等与战于深桥,大破之,杀获万计。”
- 译文:桓天生带领一万多魏兵到达沘阳,陈显达派遣戴僧静等人在深桥迎战,大败魏军,杀死和俘虏了很多士兵。
- 诗句:“荒人胡丘生起兵悬瓠以应齐,魏人击破之,丘生来奔。”
- 译文:荒人胡丘生在悬瓠起兵响应齐国,被北魏军队打败,胡丘生逃到齐国。
- 诗句:“夏,五月,壬辰,魏主如灵泉池。”
- 译文:夏季,五月,壬辰,北魏国主前往灵泉池。
- 诗句:“癸巳,魏南平王浑卒。”
- 译文:癸巳,北魏南平王拓跋浑去世。
- 诗句:“甲午,魏主还平城。”
- 译文:甲午,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 诗句:“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麻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 译文:朝廷下诏恢复祖宗的宗庙以及外戚的缌麻服以上亲属的徭役。
- 诗句:“魏南部尚书公孙邃、上谷公张儵帅众与桓天生复寇舞阴,殷公愍击破之;天生还窜荒中。”
- 译文:北魏南部尚书公孙邃和上谷公张儵率领众人与桓天生一起进攻舞阴,殷公愍将他们击败;桓天生逃窜到荒野中。
- 诗句:“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加以牛疫,民馁死者多。”
- 译文:北魏在春夏发生严重的旱灾,加上牛瘟疫情,民众饿死的人很多。
- 诗句:“六月,癸未,诏内外之臣极言无隐。”
- 译文:六月,癸未日,朝廷诏令内外大臣直言无隐。
- 诗句:“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曰:‘古先哲王,储积九稔;逮于中代,亦崇斯业,入粟者与斩敌同爵,力田者与孝悌均赏。’”
- 译文: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说:“古代的贤明君王,积累粮食有九年;到了中代时期,也崇尚这样的事业,向百姓征收粮食的与斩杀敌人的爵位相当,辛勤耕作的与孝顺和恭敬相等的赏赐。”
- 诗句:“故耕者日少,田有荒芜;谷帛罄于府库,宝货盈于市里;衣食匮于室,丽服溢于路”。
- 译文:因此农民越来越少,田地荒芜不堪;粮食布匹耗尽国库,财宝充斥市场;衣食匮乏,华丽服饰泛滥街头。
- 诗句:“饥寒之本,实在于斯。愚谓凡珍异之物,皆宜禁断,吉凶之礼,备为格式;劝课农桑,严加赏罚。数年之中,必有盈赡。”
- 译文:饥寒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我认为凡是珍贵的奇异之物,都应当禁止;各种喜庆和丧葬的礼仪,都要制定相应的规则;鼓励耕种和养殖,严格进行赏罚。几年之内,一定会使国家富裕充足。”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通过阅读该文献,可以了解到南朝齐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历史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