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其略曰:“长人者罕能推忠恕易地之情,体至公徇国之意,迭行小惠,竞诱奸,以倾夺邻境为智能,以招萃逋逃为理化,舍彼适此者既为新收而有复,倏往忽来者又以复业而见优。唯怀土安居,首末不迁者,则使之日重,敛之日加。是令地著之人恒代惰游赋役,则何异驱之转徙,教之浇讹。此由牧宰不克弘通,各私所部之过也。”又曰:“立法齐人,久无不弊,理之者若不知维御损益之宜,则巧伪萌生,恒因沮劝而滋矣。请申命有司,详定考绩。若当管之内,人益阜殷,所定税额有馀,任其据户口均减,以减数多少为考课等差。其当管税物通比,每户十分减三者为上课,减二者次焉,减一者又次焉。如或人多流亡,加税见户,比校殿罚亦如之。”

诗句:

  1. 长人者罕能推忠恕易地之情,体至公徇国之意:意思是说,能够推心置腹、以忠恕之心待人的人很少,能够体恤公义、为国家着想的人也很少。
  2. 迭行小惠,竞诱奸,以倾夺邻境为智能,以招萃逋逃为理化:指的是统治者不断施舍小恩小惠,竞相诱使奸邪之徒,以夺取相邻地区的土地作为自己的智慧,以聚集逃犯作为治理社会的方式。
  3. 唯怀土安居,首末不迁者:只有那些留恋故土安居乐业,始终没有迁徙的百姓。
  4. 牧宰不克弘通,各私所部之过也:意思是说,牧宰们不能广施恩惠,只是偏袒自己的辖区,这是他们的错误。
  5. 立法齐人,久无不弊,理之者若不知维御损益之宜,则巧伪萌生,恒因沮劝而滋矣:意思是说,制定的法规虽然统一整齐,但久而久之总会有弊端,如果管理者不知道如何去控制和调整这些法规,那么欺诈虚伪就会滋生,而且由于管理者的鼓励,这种风气就会越来越严重。
  6. 请申命有司,详定考绩。若当管之内,人益阜殷,所定税额有馀,任其据户口均减,以减数多少为考课等差:建议让相关部门重新审定考核成绩。如果管辖区域内的百姓增多,税收也有所增加,那么可以根据减少的比例来确定考核的成绩。
  7. 其当管税物通比,每户十分减三者为上课,减二者次焉,减一者又次焉:意思是说,如果税收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征收的,那么每户可以减免三分之一的税收就属于优秀的;如果可以减免三分之二的税收,那么就算是比较好的;如果只能减免一成的税收,那么就只能算是普通的了。
  8. 如或人多流亡,加税见户,比校殿罚亦如之:意思是说,如果有很多人逃亡到其他地方,那么就要加收税收给这些人所在的家庭,同时对这些人进行考核和惩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