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忠入朝,自以回鹘降将,惧边将猜忌,乞并弟思贞等及爱弘顺皆归阙庭。上从之。
庚戌,以石雄为丰州都防御使。乌介可汗走保黑车子族,其溃兵多诣幽州降。
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诏停归义军,以其士卒分隶诸道为骑兵,优给粮赐。
辛未,黠戛斯遣使者注吾合索献名马二,诏太仆卿赵蕃饮劳之。甲戌,上引对,班在勃海使之上。上欲令赵蕃就颉戛斯求安西、北庭,李德裕等上言:“安西去京师七千馀里,北庭五千馀里,借使得之,当复置都护,以唐兵万人戍之。不知此兵于何处追发,馈运从何道得通,此乃用实费以易虚名,非计也。”上乃止。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珙罢为右仆射。
黠戛斯求册命,李德裕奏,宜与之结欢,令自将兵求杀使者罪人,及讨黑车子。上恐加可汗之名即不修臣礼,踵回鹘故事求岁遗及卖马,犹豫未决。德裕奏:“黠戛斯已自称可汗,今欲藉其力,恐不可吝此名。回鹘有平安、史之功,故岁赐绢二万匹,且与之和市。黠戛斯未尝有功于中国,岂敢遽求赂遗乎!若虑其不臣,当与之约,必如回鹘称臣,乃行册命;又当叙同姓以亲之,使执子孙之礼。”上从之。
诗歌鉴赏与赏析
唐代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影响
- 诗歌创作背景
- 唐代社会环境与诗歌发展
- 诗人生平简介及其文学贡献
- 《资治通鉴》中相关记载
- 诗歌结构分析
- 押韵与节奏感
- 诗句意义与象征手法
- 意象与情感表达
- 诗歌主题探讨
- 反映现实社会问题
- 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
- 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运用与修辞技巧
- 意境营造与情景交融
- 形式创新与传统继承
- 诗歌影响及评价
- 唐代至宋代传播与接受
- 历代文人对其评价汇总
- 当代学术研究与传承情况
- 结语
- 总结唐代诗歌对后世影响
- 鼓励继续探索与学习唐代诗歌
- 对未来研究方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