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
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

【注释】:

  • 历数尧咨舜(尧帝): 指唐高宗皇帝追念尧、舜的功德。尧帝和舜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帝王,他们治理国家有功,所以被后人追念。

  • 羹墙舜见尧(舜帝): 指唐高宗皇帝追忆舜帝对尧帝的辅佐。在古代传说中,尧帝死后,他的继承人舜帝辅佐他的儿子禹帝治理天下,使天下大治。

  • 三加徽号册(帝王的封号册封):唐代皇帝即位时,要由礼官在册子上赐给新的尊号(封号)并封授爵位。“徽号”是皇帝的称号,“册”是帝王的文书。这里的“三加”,指三次赐予。

  • 五日未央朝(皇宫):指唐高宗皇帝逝世后,在皇宫内举行的哀悼仪式。未央宫是汉代皇宫的宫殿名,这里用来形容哀悼仪式的规模和气氛。

  • 庙祀瞻龙衮(龙衮):指的是唐高宗皇帝的庙宇祭祀活动。龙衮是皇帝的礼服,这里比喻唐高宗皇帝的庙宇祭祀活动规模宏大。

  • 韶音遏凤箫(凤箫):指的是唐高宗皇帝的丧事音乐活动。韶音是古代的音乐形式,这里用来比喻唐高宗皇帝的丧事音乐活动。

  • 伏蒲思往事(伏蒲):指的是唐高宗皇帝的陵墓附近。伏蒲是古代的一种墓地建筑形式,这里用来比喻唐高宗皇帝的陵墓。

  • 泪湔浙江潮(浙江潮):指的是唐高宗皇帝的丧事活动引起的悲痛情绪。浙江潮是浙江省的一处著名景点,这里用来比喻唐高宗皇帝的丧事活动引起的悲痛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词,表达了对唐高宗皇帝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唐高宗皇帝的功绩和去世时的哀荣景象,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中还通过对唐高宗皇帝的庙宇祭祀、丧事音乐等活动的描述,展示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