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
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
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
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
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在这首诗中,王炎以“浃旬不见日”作为开端,描绘了持续的阴云天气,长时间的不见阳光。紧接着他写到“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表现了孩童们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仍相互交谈,似乎并未因寒冷感到害怕或退缩。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接下来是“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这里提到的“三白”通常指的是霜、雪和冰花,象征着冬天的纯净和宁静。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中,自然的变化也是值得欣赏的。最后两句“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年纪渐长,但仍然畏惧寒冷,而贫困的人更担心因为寒冷而死亡。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冬日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悟以及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病中即事三首》不仅展示了王炎深邃的艺术造诣,还深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敬畏,对人生冷暖之思的体悟,以及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