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好,春坞锁池亭。
山送云来长入梦,水浮花去不知名。
烟草上东城。
歌榭外,杨柳晚青青。
收拾年华藏不住,暗传消息漏新声。
无计奈流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此诗的写作背景;其次,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大意;再次,结合注解,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以及运用的技巧;最后,分析情感态度,赏析手法效果。

“忆江南·其五 刁学士宅藏春坞”:忆江南是词牌名,其五则指这首词的内容。此词写春景。上片首句“南徐好”,点出地点,“好”字写出了词人对南徐州(即今江苏徐州)的喜爱之情。次句“春坞锁池亭”写春坞景色。“春坞”是指园林中的小水塘。“锁”字形象地描绘出水塘被山色环抱、密不透风的景象。三、四两句写春景。“山送云来长入梦,水浮花去不知名”。“山送云来长入梦”,以“梦”字收束上片,既表现了春天山色之美,也表现了作者赏心悦目的愉悦心情。“水浮花去不知名”则写水面上漂着的花叶随着水流远去,不知所终,暗示了春天的易逝。“不知名”三个字,更显出了春天的空灵飘渺之态。

下片首句“歌榭外杨柳晚青青”承接上片的景物描写,又由景及情,写歌榭外的杨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绿意盎然。“杨柳晚青青”一句,不仅为下文的“收拾年华”作了铺垫,而且为全词定下了抒情基调。“收拾年华”句,写自己珍惜时间,要充分利用青春年华,不能虚度光阴。“暗传消息漏新声”则是说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而那些莺鸟却仍在继续啼鸣歌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句与上文的“杨柳晚青青”呼应。“无计奈流莺”句则表明作者面对自然美景和美好时光无法留住时,感到无可奈何,只好任凭流莺的啼鸣声传遍四方。

这首词写景细腻,用语优美,意境幽深。上片先写南徐州的自然美景,再写词人对南徐州的喜爱之情;下片由景及情,写词人在南徐州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后以词人的无奈结尾。整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答案】

“忆江南·其五 刁学士宅藏春坞”:忆江南是词牌名,其五则指这首词的内容。此词写春景。上片首句“南徐好”,点出地点,“好”字写出了词人对南徐州(即今江苏徐州)的喜爱之情。次句“春坞锁池亭”写春坞景色。“春坞”是指园林中的小水塘。“锁”字形象地描绘出水塘被山色环抱、密不透风的景象。三、四两句写春景。“山送云来长入梦,水浮花去不知名”。“山送云来长入梦”,以“梦”字收束上片,既表现了春天山色之美,也表现了作者赏心悦目的愉悦心情。“水浮花去不知名”。“不知名”三个字,更显出了春天的空灵飘渺之态。

下片首句“歌榭外杨柳晚青青”承接上片的景物描写,又由景及情,写歌榭外的杨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绿意盎然。“杨柳晚青青”一句,不仅为下文的“收拾年华”作了铺垫,而且为全词定下了抒情基调。“收拾年华”句,写自己珍惜时间,要充分利用青春年华,不能虚度光阴。“暗传消息漏新声”则是说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而那些莺鸟却仍在继续啼鸣歌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句与上文的“杨柳晚青青”呼应。“无计奈流莺”句则表明作者面对自然美景和美好时光无法留住时,感到无可奈何,只好任凭流莺的啼鸣声传遍四方。

这首词写景细腻,用语优美,意境幽深。上片先写南徐州的自然美景,再写词人对南徐州的喜爱之情;下片由景及情,写词人在南徐州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后以词人的无奈结尾。整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