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棹扁舟。
碧水湾头放自流。
尽日垂丝鱼不上,优游。
更觉心松奈得愁。
行客语沧洲。
笑道渔翁太拙休。
万事要求须有道,何由。
教与敲针换曲钩。
斗笠棹扁舟。
【注释】:斗笠,即用竹篾、草等编织的斗状遮阳物。棹,船桨。
碧水湾头放自流。
【注释】:碧水,绿色的江水。湾头,江边的弯曲处。
尽日垂丝鱼不上,优游。
【注释】:垂丝,形容鱼细长的样子。上,指上钩。
更觉心松奈得愁。
【注释】:心松,心情放松,无所牵挂。奈,只能。得愁,得到忧愁。
行客语沧洲,
【注释】:沧洲,即沧浪之滨,这里指水边的小洲或沙洲。
笑道渔翁太拙休。
【注释】:拙,笨拙。休,不要。
万事要求须有道,何由。
【注释】:何由,怎么能够。
教与敲针换曲钩,
【注释】:教,教导。曲钩,古代的一种弯钩形的金属器物,也泛指各种工具。
【赏析】:此词写一个行客在沧洲遇见一位渔翁时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与环境,“斗笠”“棹扁舟”表明行客的身份和所从事的活动。次句写碧水湾头,水流自由,鱼儿自在地游玩。第三句“尽日垂丝不入网”是说行客一整天都在垂钓,而鱼却不上钩。这一句中,“垂丝”二字既写出了鱼的特点,又写出了渔翁的技巧。第四句“优游”是说鱼儿悠闲自得的样子,“更觉心松奈得愁”则是说,行客看到鱼儿优游自如,自己的心情反而更加轻松自在,但同时也不免有些忧愁。这里的忧愁并不是因为钓鱼没有收获,而是觉得人生百态,就像这鱼儿一样,有时悠闲自得,有时却又忧心忡忡,这种情绪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慨。第五句“笑道渔翁太拙休”是说渔翁的做法虽然笨拙,但却很有效,行客因此笑了。这里的“笑道”是说笑的意思,“渔翁太拙”是说渔翁的方法简单,“休”字在这里表示否定,表示行客认为渔翁的做法没有必要。第六句“万事要求须有道,何由”则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和道理,要想得到它们,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理。最后一句“教与敲针换曲钩”,是说行客把渔翁的方法告诉了其他人,希望他们也能像他那样去追求成功。这里的“教与”是说教授的意思,“敲针”是指用锤子敲打铁钉使其变弯,“换曲钩”是指用这种方法来改变事物的形态。这里的“教与”是说教别人学习,“敲针换曲钩”则是说用这种方法来改变事物的形态。整首词通过描绘行客在沧洲遇见渔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