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嘉,原名彭年,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05,卒于公元1567
彭年(1505~1566),字孔嘉,号隆池山樵,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六十二岁。
彭年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学者。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如他的《题张氏水亭》《春日偶成》等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除了诗歌创作,彭年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他与仇英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作品常常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发展。
孔嘉,原名彭年,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05,卒于公元1567
彭年(1505~1566),字孔嘉,号隆池山樵,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六十二岁。
彭年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学者。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如他的《题张氏水亭》《春日偶成》等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除了诗歌创作,彭年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他与仇英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作品常常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发展。
【注】: 夕气:指傍晚的山雾。窅然烟磬过:指晚霞映照,仿佛烟雾中的磬声飘过眼前。 岸虫:岸边的虫子。辛语草:指蟋蟀鸣叫。披萝:指山中松萝垂落。 月近寒无际:明月当空,寒气弥漫。 松坚秀不磨:松树挺拔高大,苍翠秀丽,经冬不凋。 古人:指古代的隐士高人。随意接:指随意交往,不拘礼法。 予:我。好:喜欢。亦:也,同“耶”。 赏析: 《秋夜读书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郭泰曾闻道,千秋一后身。 秦前曾有字,汉末竟无人。 扫径催花信,扬舲理钓纶。 鹿冠方竹杖,随意作天真。 注释: - 郭圣仆汉砚斋:这里指的可能是郭圣仆(郭泰)的书房或工作地点。郭泰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以道德文章著称。"汉砚斋"可能指的是与汉代有关的书房或研究场所,也可能是对郭泰书房或者书房中的物品的描述。 - 郭泰曾闻道:郭泰曾经听闻过某种道法或者道理。 - 千秋一后身
【注释】 1. 庚戌: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2. 书事:书信中叙述事情。 3. 汉皇神武即周宣:汉代皇帝有神武之威,可与周宣王相比。 4. 百伐长驱:指多次征伐。 5. 瀚海残:大漠的边关已残破不堪了。 6. 信:的确、确实。 7. 嫖姚:古时称名将李广。 8. 通利筑星坛:通晓天文地理,能建造祭天坛台。 9. 苍生慰:百姓感到欣慰。 10. 马邑诛先白骨寒
【注】 1. 元州:元好问的号,字裕之。 2. 绛烛频烧:绛烛即红烛,以绛为饰色,故称。 3. 故人:旧友。携琴:《晋书·王徽之传》:“(王)徽之尝诣支道林,值陶公(渊明)精舍散花,支为设酒而去。王因取箸助醉,使王侍中(献),曰:‘丈人(陶渊明自称)、丈人素淳于情,能令小生(王徽之)应门煎茶。’” 4. 景山:即景山堂。景山堂是元好问所居,故称。 5. 小团鸿渐烹调:烹:烹饪。烹煮食物时用的小锅
江南枫叶飘落雁群初归, 塞北霜寒飞绵直断。 敢望旌旗临细柳,早闻烽火达甘泉。 关门自失居庸险,斧钺宜专制阃权。 于石当年曾破虏,只今勋业许谁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枫落雁初还” - 江南枫叶飘落:描述了江南地区的秋季景象,枫叶的红艳与萧瑟秋意形成鲜明对比。 - 雁初还:雁是候鸟,秋天南迁,这里指秋天的开始,意味着季节交替。 - 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大石 阳山青不断,阴壑路疑穷。 鳌蝀凌松杪,骖棨历桂丛。 隔云分野绿,穿月逗中空。 胜绝流孤赏,疏钟殷梵宫。 即指庐山。青不断,形容山色苍翠如黛。阴壑,指深暗的山谷。路疑穷,表示山路崎岖难行。鳌蝀,一种巨大的海龟或鳖。凌松杪,登上了树梢。骖棨,驾着棨戟,棨戟是古代的一种仪仗用具。历桂丛,走过桂花林。隔云分野绿,隔着云雾看见远处的绿色原野。穿月逗中空,穿过月亮照见的空旷的地方。胜绝流孤赏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六镇防秋车骑多,总戎游击往来过。 - 解释:指的是边疆地区防御秋天边境时,军队数量众多,总指挥官和游击将军频繁往来巡逻。 - 关键词: - 防秋:指秋季边防的军事活动,以防止外来侵犯。 - 车骑:古代指军队,特别是骑兵部队。 - 总戎:即总指挥,负责整个军事行动的将领。 - 游击: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战术单位,负责灵活机动作战。 2. 锁兵未报屯田策
【注释】 ①闲厩徒:指马苑的马匹被放散。②锦云花:指良种骏马,如“锦毛”、“白云”等。③渥洼:指马的品种优良。④朔易:指边塞地区。⑤李牧、陈汤:都是西汉名将。《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李牧曾以少胜多,大破匈奴;而《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时征伐匈奴,因李息之死,征发代郡、雁门、定襄三郡兵马,共三十万众,由卫青率兵出征,大获全胜。后因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又派李广利征伐大宛,失败
【注释】 艳情为灵墟:指卖淫。灵墟,传说中男女幽会之地,即今浙江义乌境内的青岩山。 十三曾识:十三岁的时候。 卖珠名:卖珠子的人的姓名。 几度春风醉舞尘:多少次春风轻拂着大地,自己就陶醉于花丛间起舞。 昨日斗鸡长乐观:昨天斗鸡比赛时我曾去过观战场。 文园偷访爱琴人: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在文园(今四川绵阳)作客,他喜欢弹琴,常以琴声表达自己的心曲,所以后人称他为“琴仙”。 【赏析】
【注释】 1. 洞底泉声谷口闻:在山壑的深处,泉水的声音在洞口回荡。 2. 望中峰色杳难分:在远处观望时,山峰的颜色模糊不清,难以分辨。 3. 欲寻雨后金芝草:想要寻找雨后的金色的灵芝草。 4. 更踏前峰半湿云:还要走过前面的山峰,被云雾笼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涧雨后的美景。首句“洞底泉声谷口闻”,形象地展现了雨后山谷的幽深和静谧,仿佛能听到泉水在山谷中回响。次句“望中峰色杳难分”
张和是明代的诗人。 字字节之,生于明朝正统四年(1412年)。他的文学才华和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还曾担任过刑部主事和浙江提学副使等重要职位
明代诗人张舆,字维敬,号大居。 张舆生于明朝,是沈阳中屯卫的招远人,他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张舆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还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