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
因仍军国须,支吾亦良费。
簿书高没人,大率非古意。
先生海邦来,历历眼中事。
诚心对天日,正色俯民吏。
那无一夜惊,感叹不能寐。
九重忧民深,时节苦未易。
源流傥可言,请拜仁人赐。

【注释】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东南几十个州,现在只有本州(台州)是它的根本之地。

因仍军国须:沿用军队和国家事务的需要。支吾亦良费:支吾应付也很麻烦。指应付朝廷的文告奏章等。

簿书高没人,大率非古意:文书档案繁多,没有一个人能够熟悉。大率,大多;古意,古人的意思、传统的做法。

先生海邦来,历历眼中事:先生从海边的邦国而来,我亲眼目睹了您经历的一切。

诚心对天日,正色俯民吏:以真诚之心面对天地,以严肃之态俯视百姓官吏。

那无一夜惊,感叹不能寐:哪能一夜不惊心?感慨万分而夜不能寐。

九重忧民深,时节苦未易:皇上深深担忧百姓的疾苦,时令变化也不易把握。

源流傥可言,请拜仁人赐:如果有关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希望皇上能赐给臣下建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沈虞卿入朝为官时所写。诗中既表现了对沈虞卿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殷殷忧虑。

开头两句“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意思是说,东南几十个州,现在只有台州才是它的根本之地。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说地理方位,实际上暗含着对国家形势的概括。

第三句“因仍军国须”,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沈虞卿此次入朝,是为了处理军国大事。

第四句“支吾亦良费”,则进一步点出沈虞卿入朝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第五六两句是说自己要帮助沈虞卿应对这些事务,但自己也深感力不从心,因为文书档案繁多,自己又不熟悉。

第七八两句则是说,沈虞卿是从海边的邦国而来的,他经历了许多事情,自己亲眼目睹了他的所见所闻。

接下来的四句是说,自己要以诚心对待上天和阳光,并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百姓和官吏。这里既是对沈虞卿的劝勉,也是对自己的自勉。

最后两句“那无一夜惊,感叹不能寐”是说自己对沈虞卿入朝一事感到震惊不已,以至于夜不能寐。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国家的殷殷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