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不相夺,事业勤且专。
所适既多歧,乃为异物迁。
初心转错乱,故步成跰𨇤。
一纵不可收,有如解缆船。
而况佛之徒,辞家童其颠。
耕杼两不知,萧条香火缘。
胡为反自弃,舍已芸人田。
笔墨残画永,词章夺春妍。
持此谒豪贵,往往求知怜。
大事殊未明,口张鼻撩天。
不见汤休辈,才名举世传。
形化心亦尔,抱病归黄泉。
汝质本浑金,未逢妙手镌。
好名一以误,沈溺在诗篇。
毫釐失千里,萍梗空十年。
吾言虽屡苦,掉首终弗然。
迩来心孔开,旧学都弃捐。
青山决栖隐,求师觅安禅。
闻之喜且疑,此志谅能坚。
行矣无所赠,短章当缗钱。
赠明师
四民不相夺,事业勤且专。
所适既多歧,乃为异物迁。
初心转错乱,故步成跰𨇤。
一纵不可收,有如解缆船。
而况佛之徒,辞家童其颠。
耕杼两不知,萧条香火缘。
胡为反自弃,舍已芸人田。
笔墨残画永,词章夺春妍。
持此谒豪贵,往往求知怜。
大事殊未明,口张鼻撩天。
不见汤休辈,才名举世传。
形化心亦尔,抱病归黄泉。
汝质本浑金,未逢妙手镌。
好名一以误,沈溺在诗篇。
毫釐失千里,萍梗空十年。
吾言虽屡苦,掉首终弗然。
迩来心孔开,旧学都弃捐。
青山决栖隐,求师觅安禅。
闻之喜且疑,此志谅能坚。
行矣无所赠,短章当缗钱。
【注释】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
事业:学业或工作。
所适: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多歧:分叉,岔路。
初心:最初的心愿。
转:改变。
一纵:一次放纵。
汤休:即陶渊明,字五柳先生,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本文作者假托陶渊明的口吻写诗。
形化:形体的变形。
口张鼻撩天:形容说话不经思考,信口开河。
汤休辈:指陶渊明等一批隐逸之士,因避仇隐居山林,不仕于魏晋之际的统治者。
沈溺:沉溺。
孔:通“空”。
孔开:心胸开阔,不受拘束。
弃捐:抛弃。
决:决定。
栖隐: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缙绅:官服和笏板的总称,这里泛指做官的人。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也指金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风体诗歌,通过描写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哲学。全诗共八句,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第一部分(第一二句):“四民不相夺,事业勤且专。” 这部分强调了不同职业之间的平等和专注。在这里,作者用“四民”这个词来形容社会的多样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多元价值的认同。
第二部分(第三四句):“所适既多歧,乃为异物迁。” 这部分描绘了人生道路中的种种选择和变化。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三部分(第五六句):“初心转错乱,故步成跰𨇤。” 这部分描述了由于初心的改变而导致的人生道路上的错误和困扰。在这里,作者用“跰𨇤”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困境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第四部分(第七八句):“一纵不可收,有如解缆船。” 这部分揭示了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是不可逆转的,需要谨慎对待。在这里,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最后一部分(第九十句):“而况佛之徒,辞家童其颠。” 这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这里,作者用“童其颠”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品质的独特魅力。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具有启示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