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娜破瓜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
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
唤作周家行画图。
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
未信丹青画得如。
南乡子是一首词,全词共八句,其原文如下:
袅娜破瓜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
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唤作周家行画图。
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
未信丹青画得如。
注释:
- 袅娜: 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 破瓜:古代妇女年龄的一种说法,指十三岁,这里指女子已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
- 豆蔻:植物名,初夏开花,常用来比喻少女。
- 梢头:树枝的顶端。
- 二月初:指农历二月,即阳历三月。
- 众里:在众多人群之中。
- 腰肢:这里泛指女子的身姿或身材。
- 应殊:应该不同。
- 暗里:指暗中,没有其他人看到。
- 摸得渠:摸到她(指女子的腰肢)。
- 周家行画图:周家的行画作品,这里指周昉的绘画作品。
- 背立欠伸:背对站立时身体向后弯曲。
- 花絮底:像花絮一样轻软的地面。
- 知无: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和她的风姿。”袅娜破瓜馀”,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已经过了豆蔻年华,但仍保持青春的美丽;”豆蔻梢头二月初”,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年龄和所处的时节;”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表现了女子虽然众多但依旧引人注目的独特魅力;”暗里犹能摸得渠”,则突出了女子的神秘感。接下来”醉侧不须扶”,描绘了女子醉酒时的娇媚状态;”唤作周家行画图”,赞美了画家周昉的绘画技巧;最后两句”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则描绘了女子轻松自在的样子,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幅画作。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外貌、气质以及行为举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鲜活而美丽的形象。